學佛

大願網學佛頻道主要為廣大佛弟子提供佛教基礎知識學習,佛經、佛咒、佛教人物、法師開示、佛教問答等相關佛學內容供網友了解學習

  • 第廿五課、真言宗(三)

      第廿五課 真言宗(三)  八、六大緣起  地水火風空識六者,體性廣大,周遍法界,名為六大。自有情的身心,乃至無情的山河器物,凡堅硬者,皆屬地大,流濕者,皆屬水大,光熱屬火,動轉屬...

    常林居士 高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2
  • 第二十六課、十善業道 (二)

      第二十六課 十善業道 (二)  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四、得不壞行,所修堅固故。五、得不壞善...

    常林居士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3
  • 第二十八課、諸傢的判教(二)

      第二十八課 諸傢的判教(二)  凈土宗所判教相  曇鷥大師判為難行與易行二道,以全憑自力,求不退讓,為難行道,譬陸路步行則勞苦,此指其他法門而言。以乘佛願力,求生凈土,即得...

    常林居士 中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2
  • 第廿六課、真言宗(四)

      第廿六課 真言宗(四)  十一、六種無畏  無畏是安穩蘇息之義,一切眾生,被煩惱所縛,不得自在,若修至此處,則能分別解脫,得到安穩蘇息,故名無畏。一、善無畏。世間善人,持五戒...

    常林居士 高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3
  • 第二十七課、五蘊皆空

      第二十七課 五蘊皆空  吾人的身體,可以分為精神與物質兩大部份。此兩大部份,又皆可以再分析為若幹小部份,以明心身皆由積集而來,所謂之:因緣假和合,無有實法可得,俾行者對於...

    常林居士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2
  • 第二十九課、三武一宗的滅佛(一)

      第二十九課 三武一宗的滅佛(一)  世人隻知世法,對出世法,絕不瞭解,所以見佛寺莊嚴,僧眾不耕而食,每加以抨擊。韓愈在的「原道」文中,以農之傢一,而食粟之傢六 (1),工之傢一,而...

    常林居士 中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2
  • 第廿七課、禪宗(一)

      第廿七課 禪宗(一)  一、宗門禪節起源和特點  大梵天問佛決疑經載 (1):「梵王 (2) 至靈山 (3),以金色波羅花 (4) 獻佛,舍身為床坐,請佛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默然無言,...

    常林居士 高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2
  • 第廿五、廿六、廿七課、綜合指要

      第廿五、廿六、廿七課 綜合指要  1.看瞭十善業的因果,就可以知道:一、有因必有果,有善因必有善果,決不落空。二、果之所得,超過於因甚多,有如經商,一本萬利。三、若不回向,皆...

    常林居士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0
  • 第三十課、三武一宗的滅佛(二)

      第三十課 三武一宗的滅佛(二)  當武帝居集會議,排斥佛教時,佛徒多起而辯護,沙門知炫,更痛駁道士謬論,帝及張賓,皆不能屈。於是下詔,令佛教與道教,悉皆廢除,破壞寺廟,焚經典佛像...

    常林居士 中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3
  • 第廿五、廿六、廿七課、綜合指要

      第廿五、廿六、廿七課 綜合指要  1.說句實在的話:咒陀羅尼,並不秘密,最秘密的,便是諸佛和每一眾生的妙真如性。三世如來所說的一切密咒,還是從這一個,妙真如性海裡,所演譯出...

    常林居士 高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1
  • 第二十八課、飲酒的過失

      第二十八課 飲酒的過失  往昔釋迦牟尼佛,在支提國,婆提城,是處有惡龍,兇暴為害,人及鳥畜,無敢近者,秋谷熟時,亦遭破壞。有長老 (1) 名沙伽陀,著衣持缽,遊行乞食,漸近其處,聞惡龍為...

    常林居士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1
  • 第廿八、廿九、卅課、綜合指要

      第廿八、廿九、卅課 綜合指要  1.綜觀各宗所判的教相,都是各把本宗所宗的經典或教理,抬為第一,認為是唯一瞭義之教。如天臺宗判法華涅槃為圓頓教,賢首宗判華嚴為圓教,法相...

    常林居士 中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2
  • 第廿八課、禪宗(二)

      第廿八課 禪宗(二)  四、見性  此宗所重者,惟在見性,所謂見性者,即斷絕思路,直顯真心。利根行者,在六根接觸六塵的一 剎那間,以一念相應慧,截住現業流識,回光返照,便見即身本...

    常林居士 高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3
  • 第二十九課、大千世界

      第二十九課 大千世界  經中說:虛空之中,世界無量無數,故國土眾生,亦無量無數。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 (1),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下為金輪,再下為水輪,再下為...

    常林居士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2
  • 第三十一課、佛門分宗的理由

      第三十一課 佛門分宗的理由  佛法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所有世出世一切諸法,皆在其范圍之內。揚眉瞬目,擔水劈柴,是極尋常的世法,然而若欲研究:何以有眉目水柴?何以會揚瞬擔劈?則...

    常林居士 中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