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課、三武一宗的滅佛(二)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中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第三十課 三武一宗的滅佛(二)

  當武帝居集會議,排斥佛教時,佛徒多起而辯護,沙門知炫,更痛駁道士謬論,帝及張賓,皆不能屈。於是下詔,令佛教與道教,悉皆廢除,破壞寺廟,焚經典佛像。另建「通道觀」選佛道二教著名人,一百二十位居之,令著衣冠笏履,稱為道觀學士,名為貫通佛道二教,實則壓抑佛教,袒護道教,化僧伽為道士,使學老莊。此時蜀新州果願寺僧僧猛,進京論不宜排佛,靜藹法師,亦謁帝論其非是,皆被逐出,於宮中自殺,宜州僧道積,與同侶七人餓死,其事跡至為壯烈。

  建德 (1) 三年後,實行滅佛,關隴 (2) 佛法,破除幾盡。六年武攻滅北齊,自以為是排佛的效果,乃召集已被迫還俗的佛教大德五百餘人,帝辯述破佛理由,眾皆畏禍不敢言,惟惠遠起而抨擊,辯難不止,帝辭窮不能答。惠遠更厲聲言:「陛下今恃王力,任意破壞三寶,是邪見人,阿鼻地獄,不論貴賤,陛下安得不怖。」帝大怒睨遠曰:「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遠更說:「陛下以邪法化人,現種苦業,百姓當共陛下同墮地獄,何處有樂可得?」帝但命僧等皆出,一面勵行破佛,北齊四萬餘寺,皆充王公第宅,三百萬僧侶,皆令還俗。不久嵩貶死,帝身感惡疾,遍體糜爛死,未三年,楊堅 (3) 弒靜帝自立,遂至亡國。

  唐時佛法最盛,法相宗的玄奘,窺基,禪宗弘忍,惠能,凈土宗的善導法照,律宗的道宣、懷素,華嚴宗的賢首、澄觀,密宗的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高僧,皆出於唐代。同時因為皇帝姓李,巧與老子 (4) 同姓,由是乃奉為先祖,而道教亦極得朝廷的保護,佛教則每受道教的排擠購陷,至武宗時,遂發而為會昌 (5) 之難。

  會昌元年,召道士趙歸真等八十一人入宮,親受法 (6),衡山劉元靜,亦蒙寵信,命為光祿大夫,崇玄館學士,共在宮中修法。宰相李德裕,助道士排佛,遂依道士請:除洛陽、長安、各留四寺,諸州各留一寺外,餘皆毀之,僧侶上寺二十人,中寺十人,下寺五人, 餘者皆令還俗,寺材造廨驛,金銀交度支官 (7),鐵像造農具,銅像銅器鑄錢,此為會昌五年事。不及一年,歸真被誅,德裕貶死,武宗服道士金丹,疽發背死。

  唐武宗崩,宣宗立,止破佛令,然佛教與唐室俱不振,內有牛李 (8) 之爭,外有藩鎮之禍,國遂亡於朱全忠,入於五代亂世。至後周世宗 (9) 又下令破佛,禁私自出傢,廢寺三萬一百三十六,存二千七百,銅像銅器皆鑄錢,所幸南方吳越王 (10) 境內,佛教尚盛。

  此外隋煬帝亦排佛 (11),卒因廬山沙門大志,上表願焚身救法,許之,佛法賴以保全。又宋徽宗信道士林靈素言,亦排佛 (12),幸不久因京城大水,即敕復舊制,為時甚短。

  【註釋】

  (1) 為北周武帝年號。

  (2) 謂關中隴西之地,即陜西、甘肅二省。

  (3) 隋文帝姓楊名堅,初仕北周封隨公,宣帝崩,輔靜帝,進爵為王,不久弒帝自立,國號隋。

  (4) 人名,與孔子同時,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日明,為道教之祖。

  (5) 為唐武宗年號,佛教稱武宗滅佛事,為會昌法難。

  (6) 道傢秘文名為。

  (7) 官名,掌貢賦租稅,量入為出,故名度支,即今之財政部。

  (8) 唐牛僧儒與李吉甫,德裕父子等不相容,互相排軋者四十年,稱為牛李黨爭。

  (9) 五代時周立,姓柴名榮,在位六年卒。

  (10) 錢、臨安人,破黃巢,平劉漢宏及董昌之亂,以功封越王,又封吳王,唐亡,受後梁太祖之封,稱吳越國王,傳至其孫,歸地於宋,國除。

  (11) 煬帝五年,詔僧徒無德業者,悉還俗,寺院冗餘者拆毀,廬山僧大志,上表論請停詔不行,願燃身以報國恩,帝許之,遂以佈蠟纏身自焚。

  (12) 徽宗信道教,道士徐知常、徐守信、劉混康、林靈素等,皆大蒙因寵。帝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改佛寺曰宮,燒棄佛經,稱佛為大覺金仙,菩薩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令著道士衣,居道士後,但不久即敕復原狀。

  【習題】

  (一) 北周武帝,如何化僧為道?

  (二) 武帝排佛時,佛門有何壯烈事跡?

  (三) 周武帝攻滅北齊後,如何破壞佛教?後來君臣們,如何遭受惡報?

  (四) 寫出盛唐時,佛教各宗的高僧,各二三人。

  (五) 道教在唐代,何以極得朝廷的保護?

  (六) 一、會昌五年,如何削除佛教?二、構成會昌法難的君臣們,後來如何結果?

  (七) 後周世宗,如何破壞佛教?

  (八) 宋徽宗如何信道教,抑佛教?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