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十七、十八課、綜合指要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第十六、十七、十八課 綜合指要

  1.照佛學來說,出傢具足戒的人,應稱為比丘,不應稱僧,因為僧是僧伽的簡稱,於義為眾和合,可知是團體的稱謂,其條件是:三人以上,而且具足六和敬,才可以稱做僧。可是,後人往往對於一位比丘,也稱之為僧,這隻能認為習慣,不能認為合理。如前人詩雲:「洞庭波送一僧來」,照文字藝術來說,當然應該用「一僧」,使字句優美,但若照佛學來說,隻能稱「一比丘」, 因為未足三人之數也。

  2.在傢居士,有發俗衣,修大乘三學,稱為菩薩僧,此說出自大智度論第三十四卷,固不能斥為無稽。然而試思:若在傢僧,真個與僧寶無異,亦可皈依者,則自古以來,閭閭市肆之間,正不知幾人稱祖?幾人稱師?照這樣佛教的門庭,早就嘈雜到不堪收拾,安有今日的清夷局面。所以提倡皈依在傢僧的輕舉妄動,除卻替少數野心傢,制造機會之外,對於佛教前途,可說百無一利,豈惟無益,亦且害之。

  3.苦集滅道四聖諦,若咬定是聲聞乘的教義,與緣覺和菩薩無關,則又錯瞭。就流轉門來說:緣菩二乘的行者,當初輪回六道時,無量諸苦,一樣的備嘗,追究苦的來源,也是由於集起。再就還滅門來說:雖然修的是十二因緣和六度,然而不能說不是道。再一問:修道的目的為可?答案當然還是證涅槃果,涅槃的義譯,就是滅度瞭。這樣看起來:苦集滅道四聖諦,實在是三乘共同的諦理,並不是聲聞乘所獨有。行者研究佛學,當知同中有別,別中有同,法法圓通,則不至死在句下瞭。

  4.中國人多大乘根器,這是有一千多年的教史可據,並非憑空誇大之詞。然而所多者,是就與其他區城,比較的結果而言,究竟「多」並不是「皆」。據我看起來,國內佛教徒中,除卻少數利根上智,具備大乘的氣度和理解之外,其餘大多數,都還是小乘的局量,不足與談大乘高遠之義。度大根用大法,度小根用小法,此是所具根與所修法相符,必能得益。有如大人穿小鞋,小孩穿大鞋,動作起來,都覺得困難。所以行者當自量力,老實修行,若不是大乘根器,則不應徒慕虛聲,弄巧反拙。此外還有一個極重要的意義,為佛學者所不可不知,那就是:小乘法是佛法的基礎,學人縱使能建立起七層寶塔,其得力處,還是在於腳底下的基礎。如果放棄瞭基礎,同時也必定會傾坍瞭七層寶塔,這就是大乘行者,不應該忽視小乘教義的重大理由。

  5.我國學佛人士,每輕視小乘,這是大罪過。試思:聲聞乘行人,須陀洹斷三界見惑,得到正見,吾人斷瞭沒有?得瞭沒有?斯陀含、阿那含、斷欲界思惑,於欲界的一切煩惱嗜欲,皆破除凈盡,永離欲界,吾人斷瞭沒有?離瞭沒有?阿羅漢斷盡三界見惑,解脫一切系縛,永出輪回,吾人斷盡瞭沒有?出瞭沒有?緣覺乘行人,破無明,盡老死,吾人破瞭沒有?盡瞭沒有?隻要這樣一比較,就可知小乘聖者的一根毫毛,吾人都搬不動,終日妄念紛紜,貪疑充滿,還敢大言不慚地,自稱大乘,對於小乘教理,鄙薄不屑,豈不可憐可笑。

  6.若問:既然十方眾生,其數量是不增不減,那麼,為什麼近年世界各地,人口都在增加,這豈不是增嗎?答案是:諸法因緣生,條件足夠則法生,諸法因緣滅,條件不夠則法滅,諸法的生滅,隻是條件的關系。世界人物,亦如花草,春夏生機充裕則繁榮,秋冬生機欠缺則枯萎,此是常理。現在吾人的世界,是住中劫中的第九小劫,正當夏令旺季,所以人物普遍滋生。太空中,此時有無數世界,壽命已老,正入壞中劫,可比秋冬衰季,所以人物普遍凋零,無法生存,由是在那一邊死亡之後,便向吾人這一邊生,我所增的,就是彼所減的。所以若將增減雙方的數量,加起來算,還是一個也沒有多,一個也沒有少。天空中世界無數,所有六道眾生的數量,是應該統起來算才對,若單就某一世界或某一道來觀察,則其或多或少的數量,是不能得到圓滿的解釋的。

  7.佛法無所謂小乘大乘,因為這根本就是時間的先後問題。佛門行者,在初期都是小乘,到瞭後期,則都是大乘瞭,這初後的次序,有時隻就此生算,有時須合前生或前多生來算。如釋尊諸弟子,起初皆是聲聞,但在法華會上,則皆蒙授記成佛,這樣不止小乘變成大乘,簡直全是一佛乘瞭。世間隻有拘執和短視的人,才有大小乘之爭,倘若明白瞭:小乘隻是大乘的過渡,大乘隻是小乘的進化,二者同在學佛的程序上,那又有什麼可爭。

  8.凡法未到止境,則有進步,既有進步,則非究竟,所以凡是究竟法,則無進步可言。科學時時在進步,故非究竟法,佛法已達到無有進步之境,故是究竟法。不究竟的科學,其自身尚在遊移變化之中,當然不能作標準,替究竟的佛法證明。世人多羨慕崇拜科學,又多譏毀藐視佛法,據我看起來:將來給世界人類,帶來絕大的災害者,必是科學,能拯救世界人類者,隻有佛法,這局勢已日趨明顯。怎奈世界人士,看法顛倒:應痛惡廢棄者,反予提倡歡迎,應扶植發揚者,反予排擠漠視,這總歸之於眾生業重,還有什麼話可說?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