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第二課 釋迦牟尼佛 (一)

  開創佛教的教主,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1),於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誕生於印度毗羅衛國,為凈飯王的太子,命名為悉達。當聖母摩耶夫人,懷孕將滿十月時,引諸彩女,遊嵐毗尼園 (2),以右手攀無憂樹枝,逐生太子。太子初生,即向四方,各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自言:「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是時大地六種震動 (3),有五色光,貫太微宮 (4),昭王以問群臣,太史蘇由奏曰:西方有聖人出世,卻後千年,教法來此,王命錐石志之。

  悉達太子,誕日滿七日,摩耶夫人命終,生忉利天上 (5),遂由姨母摩訶波波提撫育成人,通達書數技藝武事,父王為聘耶輸陀羅為正妃,彩女三千,太子於靜夜,但修禪觀,未與妃有世俗之意。

  有一次,太子乘車出東門,見老人;又一次,出南門,見病人;又一次,出西門,見死人,悟世間苦空無常。又一次,出北門,時凈居天人 (6),化作比丘 (7),為太子說出傢意義及利益,太子乃決意出傢學道。父王聞之,乃命人守衛,不讓其私出,於是太子於深夜,命禦者車匿備馬,凈居諸天,使守衛者皆睡,太子騎馬,升空而去。先學各種外道 (8),覺其不究竟,乃入雪山 (9),修苦行 (10)六年,形消骨立,不能得道,知苦行亦不究竟,於是到尼連河側 (11),受牧牛女乳糜之供,食畢體力恢復,澡浴已,坐菩提樹 (12)下,發誓若不證無上菩提 (13),終不起此座,深夜見天上明星,廓然大悟,成最正覺 (14)。

  【註釋】

  (1) 釋迦是能仁義,牟尼是寂默義,佛教以釋迦牟尼為根本之教師,故稱本師。

  (2) 在迦毗羅城之東,園北有無憂樹,今猶存在,即釋尊誕生處。

  (3) 有三種解釋

  (一) 為動之六時:即佛入胎、出胎、出傢、成道、轉*輪、入涅槃六時

  (二) 為動之六方:即東湧西沒, 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

  (三) 為動之六相:即動、湧、震、擊、吼、爆、六相。搖蕩不安名動,滾漾凹凸名湧,隱隱有聲名震,如相打搏名擊,砰磕發響名吼,如火燃之聲名爆。

  (4) 星垣名。

  (5) 譯言三十三天,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居須彌山頂。 天人身長一由旬,壽一千歲,人聞百年,為此天一晝夜,故天壽等於人間1000 X 360 X 100,即三千六百萬年。中間一天,有喜見城,為帝釋所居,統治東南西北各八天,故稱三十三天。

  (6) 色界第四禪之最高處,有五重天,為證不還果之聖者所生處,因無外道雜處,故名凈居。自下而上,為無煩天,無煩雜處也;無熱天,無熱惱處也;善現天,能現勝法處也;善見天,能見勝法處也;色究竟天,色天最勝亦最高處也。

  (7) 又譯必芻,為出傢受具足戒者之通稱,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含有三義:一者,上從佛乞法,以資慧命,下從俗乞食,以資色身,故有乞士義。二者,出傢,舍愛欲,修正道,使魔怖畏,故有怖魔義。三者,去惡生善,盡形壽持戒,故有破惡義。

  (8) 於佛教外立道者,為外道;又心遊道外,故名外道。

  (9) 即喜馬拉雅山,橫亙印度北部,為世界最高之山,因終年積雪,故名雪山。

  (10) 為身所難堪之種種行為,故名苦行。

  (11) 即尼連禪河,佛將成道時,曾浴於此河。

  (12) 原名畢缽羅樹,因釋尊在其下成道,故又名菩提樹。

  (13) 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惟佛能證得之。

  (14) 至極為最,離倒為正,開悟為覺,故稱最正覺,為契於正理之智慧,義與無上正等正覺同。

  【習題】

  (一) 開創佛教的教主是誰?

  (二) 釋迦牟尼四字,作何解釋?

  (三) 佛生七日而無母,嗣後由何人撫育長大?

  (四) 悉達太子的正妃是誰?

  (五) 悉達太子,因何悟世間苦空無常,決意學道?

  (六) 凈飯王既命人看守太子,不讓其私出,後來他如何離開宮闈?

  (七) 釋迦牟尼佛,坐何樹之下?以何因緣,成最正覺?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