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
大願網學佛頻道主要為廣大佛弟子提供佛教基礎知識學習,佛經、佛咒、佛教人物、法師開示、佛教問答等相關佛學內容供網友了解學習
(四)重要佛事 第三章 佛教的儀式 在寺院中所舉行的佛事,要以水陸法會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為最經常,其次,齋天和放生也是常常舉行的。 水陸法會全名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
(一)名山 第四章 佛教的勝跡 自禪宗在唐代盛興以後,禪徒常常遊方學道,主要是尋師訪友,以求發明宗旨。如趙州從念八十還行腳,汾陽善昭平生參八十一員善知識。當時所謂「參方...
(二)祖庭 第四章 佛教的勝跡 1.三論宗祖庭 棲霞寺在江蘇南京東北四十裡攝山。劉宋明帝泰始中,處士明僧紹住此。時有法度自黃龍來,與僧紹交遊甚厚。僧紹歿後,舍宅為法度...
(一)佛畫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一)佛畫 中國佛畫,創始於三國時的曹不興,他見到康僧會所設佛像,便儀范寫之。到東晉時,其弟子衛協,時稱畫聖,畫有七佛圖。衛協的弟子顧愷之,在...
(二)版刻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中國是發明造紙和印刷術最早的國傢,公元前一世紀已有紙張出現。二世紀初,蔡倫改進瞭造紙方法。此後書籍全靠人們在紙上抄寫來傳播。到瞭八...
(三)大藏經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大藏經是匯集佛教一切經典成為一部全書的總稱。古時也叫作「一切經」,又略稱「藏經」。其內容主要是由經、律、論三部分組成,又稱為「三...
(四)寺塔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中國最古的寺院是洛陽的白馬寺,是佛教最初傳入漢地時,漢明帝為攝摩騰等所創建的,但是現在這座寺院的建築已經過後代多次重建。關於中國佛教...
(五)石窟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佛教建築有許多種類,石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稱為「石窟寺」。石窟本是佛教僧侶的住處,佛在世時就已經存在瞭。一般石窟寺是開鑿巖...
(六)金石文物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中國古代習慣在日用的金屬器皿上刻鑄文字,或是紀事,或是銘功,或是警戒,這叫作「金」。後來銘刻在碑碣上,或是墓志上,這叫做「石」。金石...
(七)佛曲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佛曲是佛教徒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所歌詠的曲調。中國漢地佛曲的發展,是由梵唄開始的。梵是印度語「梵覽摩」之省略,義為清凈。唄是印度語「唄...
(八)變文寶卷 第五章 佛教文化藝術 唐代寺院中盛行一種「俗講」、日本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說:「當時長安有名的俗講法師,左街有海岸、禮虛、齊高、光影四人,右街有...
(一)佛畫的起源 第六章 漫談佛畫 一般對於一幅繪畫的研究,首先要瞭解其題材的內容,然後方能辨別其畫法的技巧,考定其年代和繪畫的因由。如若題材不明,則對於畫法的辨別,年代...
(二)佛畫的目的 第六章 漫談佛畫 佛畫的目的大約可分為:第一是備佛教徒供養敬奉之用;第二是備寺院殿堂莊嚴之用;第三是供人欣賞的畫傢寫意之作,由於佛畫的目的不同,佛畫的內...
(三)佛畫的種類 第六章 漫談佛畫 佛教畫的種類,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圖和像兩大類。所謂像,是指一幅畫中單獨畫一像,或一幅畫中雖畫有多像,其內容都隻是側重在表現每一像的儀容...
(一)漢文大藏經 第七章 漫談大藏經 大藏經古代或稱為一切經。是將由印度和西域傳譯到中國的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匯編而成的一大叢書。在古代刻版技術尚未發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