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
大願網學佛頻道主要為廣大佛弟子提供佛教基礎知識學習,佛經、佛咒、佛教人物、法師開示、佛教問答等相關佛學內容供網友了解學習
佛像的起源 佛像的始創 我們在佛寺裡,都會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造像,心裡總不免發生疑問:這些造像是甚麼時候始創的呢?是雕塑傢對著佛、菩薩塑造的嗎?還是參照相片來鑄造...
佛、菩薩與鬼神的區別 拜佛、菩薩的意義 一般人都誤以為佛教祇是燒香燭,拜鬼神的宗教,其實這是大大的誤解。佛教固然不主張燒金銀衣紙,也不以拜鬼神來求福佑,更認為佛...
佛陀和指鬘外道 嗜血的邪教 佛陀在世時,舍衛城北的深山裡有一個人名叫阿含薩,由於受人愚弄,以為隻要在七天之內殺滿一千人,然後切下死屍右手的一隻指頭,串成鬘飾,佩戴在...
世間的因果 佛說四聖諦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便前往波羅奈國的鹿野苑 向憍陳如等五人宣說他所證悟的苦、集、滅、道四聖諦,使他們瞭解世間與出世間的因果道理,進...
五蘊無我 對「我」的誤解 若有人問︰甚麼是 「我」 呢? 一般人會答道︰有眼、耳、口、鼻的身體,就是 「我」 。 又或許會回答道︰靈魂便是「我」 。 五蘊構成 「...
古代高僧事略 到印度取經的玄奘大師 幼年出傢 玄奘法師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西元六零二年〉﹐卒於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年〉。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人。自幼...
古代信徒事略 頻婆娑羅王 皈依佛陀 古印度摩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和佛陀有一段殊勝的因緣。 當悉達多太子剛出傢時﹐曾在他的首都王舍城托缽乞食。他見到太子相...
佛教常識簡介 佛旗、 卍字、*輪、袈裟、法器、念珠 一、佛旗 創制佛旗 佛旗是為瞭紀念佛教的復興而創制的。 西元一七七零年﹐錫蘭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西洋教...
佛、菩薩 一、佛 「佛陀」的意義 「佛陀」 是梵文,簡稱為「佛」,意譯「覺者」。眾生需要經由長期的修習才可得到這最高的果位。 「佛陀」的意義有下列三種: ...
阿羅漢、辟支佛 一、 阿羅漢 聞聲而開悟 釋尊成道之後,便前往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向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聖諦的道理,五人聽後,從而證得瞭「阿羅漢果」。 其後還有...
大乘和小乘 上座、大眾部的分裂 佛陀在世時,僧伽有嚴密的組織和戒律,僧眾遇有疑問或者發生爭論,都可以請示佛陀,所以當時的教團是統一而和諧的。 可是在佛入滅後約...
十二因緣 「因緣」的意義 佛陀在菩薩提樹下成道,所覺悟內容就是「因緣法」。他發現所有事物和人生的現象,都離不開因果道理。構成事物的主要條件叫做「因」,輔助條件...
八正道 修道的目的 佛陀成道後,說法四十九年,都是為瞭令一切眾生能脫離生死輪回,達至解脫,也就是要斷除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和它所引生的貪、嗔、癡等煩惱。但眾生的煩惱...
六度 菩薩修行法 修習大乘的人,發瞭菩提心之後,除瞭自利外,還要實踐利他的誓願,所以菩薩的修行方法,和小乘的便有不同。 六度、四攝都是大乘修學方法,其中六度著重自...
四攝 利他的方法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菩薩的一切言行,沒有不以慈悲為出點。 我們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是休戚相關的,所以我們把別人的痛苦視為自己的痛苦,把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