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
大願網學佛頻道主要為廣大佛弟子提供佛教基礎知識學習,佛經、佛咒、佛教人物、法師開示、佛教問答等相關佛學內容供網友了解學習
<七七>大悲神咒由來 大悲神咒的來因。出大藏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爾時佛在補陀落伽山寶莊嚴道場,與諸三乘八部諸神俱,時觀世音菩薩放神通光...
<七八>心經來歷 此經是唐朝三藏法師(深通經、律、論三藏之法,為人師范,方稱三藏法師)玄奘所譯。 玄奘法師年十五與兄長捷法師共住長安莊嚴寺。二十九歲時赴西域求法。...
<七九>阿彌陀經譯者 佛說阿彌陀經是凈土法門重要經典之一。是羅什法師翻譯所有經典中的一部。 鳩摩羅什,華譯為童壽。因他童年非常聰明,一天能誦一千首偈頌,二天能背...
<八十>彌陀經中佛 祗陀。是舍衛國王太子的名字。太子有一花園名叫逝多園,園裡有很多的樹木花草,非常美麗,當時給孤獨長者(即須達多)想買這花園,造些房屋,請佛來說法,太子戲著...
<八一>禮佛大懺悔文字解 懺。懺悔。懺除以往的過錯,不造未來的罪業。 憫。憫眾生。就是憐憫眾生之苦。 濟。濟者濟度也。 緣。緣覺。又名獨覺,亦稱辟支佛,聽佛...
<八二>五乘人修行 人乘:嚴持五戒:殺、盜、淫、妄、酒。 天乘:在持五戒的基礎上,再修十善。即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三:貪瞋癡(為人十...
釋迦牟尼佛生平事略 佛陀降生及出傢 佛陀的傢世 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有一條恒河的支流,名羅泊提河。古印度時在河谷兩岸,散佈瞭十個釋迦族的小城邦,其中位於河東的...
遺教的結集 結集的原因 佛在世時,所說的教法,並沒有文字紀錄。佛滅度後,佛弟子恐怕遺教散失,所以建議召開僧眾大會,把佛所說的言教結集起來,使佛法以後能夠保持純正。 ...
因緣果報 因緣的意義 一個人絕不可能獨自生存,多多少少總要和別人共處,人和人之間,有著種種互相依存的關系,大傢分工合作,才能生存下去。 一草一木,也是不能獨立存在...
業報與輪回 業力的意義 生命就像流水的波浪。波浪有起伏,前一浪滅,後一浪生。生命有延續,前一生的結束,即是後一生的開始。 一切眾生,無論是人或是其他動物,出生之時...
僧伽的制度 僧伽的成立 佛陀成道以後,首先到鹿野苑化度憍陳如等五人,成立瞭僧伽的雛型。隨著佛教的流佈,出傢人的數目日益增加,僧伽的制度也日趨完善。 僧伽的成立...
原始的僧團 佛陀的十大弟子 佛陀的十大弟子,在僧團中發揮瞭很大的作用。他們重視修持,熱心弘法,各有不同的專長,現在分說如下: 一、舍利弗尊者 智慧第一 舍利...
皈依三寶學佛的初階 學佛的人,進入佛教的初步階段,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叫做三皈依。 一個人若不受三皈依,雖然研究佛教典籍,仍不算是佛教徒。因此皈依三寶,相當於學生到學...
受持五戒 受戒的目的 一個公民,應該遵守本國的法律;皈依三寶後,便應該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的用意是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高尚完美的品德,並且為其他眾生帶來快樂和幸...
奉行十善 十善的意義 作為一個佛教徒,如果隻是獨善其身,實在並不足夠,還要進一步秉承佛陀慈悲的精神,積極行善,以達到利益社會人群的目的。因此既能受持五戒,便應進而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