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佛門應該從那一個宗派入門學習?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佛學入門 作者: [db:作者]2022-09-13

  初入佛門應該從那一個宗派入門學習?

  1、中國大乘佛教的宗派有八個

  首先必須明白,宗派是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由中國修學大、小乘佛法的

  祖師大德依其所研習的經論為名而創立的。中國大乘佛教的宗派,有八個之多,再加上小乘的俱舍宗、成實宗,總共是十個宗派。

  這十個宗派,就是:

  1.俱舍宗-以俱舍論為主。

  2.成實宗-以成實論為主。

  3.禪宗-以《金剛經》、《六祖壇經》為主。

  4.天臺宗-以《法華經》為主。

  5.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主。

  6.密宗-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為主。

  7.法相宗-以《解深密經》、《瑜咖師地論》、《成唯識論》為主。

  8.凈土宗-以《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為主。

  9.律宗-以四分律為主。

  10.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主。

  以修行法門來說,註重一門深入,心念專一,比較容易得定。而以末法濁世的眾生根器來說,應該選擇凈土宗做為一門深入的依據。

  當知「凈土」,不是中國大乘某宗所專有,而是在整體佛法的成佛法門中,最有利於「初學菩薩」直接親近佛、聽聞佛法,獲得不退轉境界的方便修行法門,是任何一個走向成佛之道的凡夫學佛者所應選擇、修學的法門,除非你不是凡夫學佛者,若是而不研讀大乘經典,修學凈土,就是不認識自己的「根器」。我們看古今有高根器的法師轉修凈土的實例,足以做為我們應當修持凈土的借鏡。

  2、一位講涅槃經的法師求生凈土

  在大藏經第十二冊中,曾經記載陳天嘉年間,有一位盧山珍禪師,專門講大涅槃經。一天晚上,法師忽然看到有人乘著七寶華舫,從面前的空中飄過。法師很驚訝的問蓮華上的人說:「你要到那裡去?」

  華上的人回答說:「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法師十分高興的說:「我也要同你一起去。」

  華上的人卻說:「法師講大涅槃經有很大的功德,但是法師沒有誦阿彌陀經及往生咒,不能和我一起去。」於是舍下法師自己往西方去瞭。

  法師從那夜起,不再講涅槃經,每日專心誦阿彌陀經,求生凈土。當他誦到數萬部時,一日夜裡,看見阿彌陀佛手執銀臺來接引他。法師便將他要往生之事,告知他的弟子。以上所舉之例,均是千萬人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較為殊勝的。當然每一門宗派,皆有其不同的教義及不同的修行過程與方法。但是,不論所修所學為何,終究以戒為基準,以般若為宗,以凈土做為最後之依歸

  3、一位禪師轉修凈土

  筆者曾在民國七十二年,於南部的山區,參訪過一位隱世的高僧,我請教法師修行的方法。法師說:他原先是修禪宗的,向來以大根器自居,在初出傢時,便對自己說:「我三年就要解脫。」一聽到別人修念佛法門,便非常的輕視,認為那是下根器的眾生修的。要他修凈土宗,除非所有的法門都修遍瞭,非到不得已時,他才會去修凈土宗。可是有一天,在一次痛苦的生病掙紮中,他居然沒有辦法壓制自己的病情,那時他才發覺到原來自己的力量,是那麼的薄弱。在心灰意冷的情形下,他隻有死心念佛,結果奇跡出現瞭,他的病痛居然不藥而愈瞭。於是法師回過頭來,重新研究凈土的經書,精進念佛,方覺悟到凈土法門,原來沒有像他想象的那麼簡單,並且具有無邊的妙用。他還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我們會生在末法時代的今天,都是前世的業障深重,否則我們就不會在這個娑婆世界受苦受難瞭。千萬不可以大根器自居,要以小根器來警惕自己,勉勵自己,還是腳踏實地,老老實實的念佛比較妥當。」想必這也是教界各地成立念佛會的源動力。

  4、難行道與易行道

  每一個佛教徒都必須明白,學佛最後的目的,就是為瞭成佛。而在成佛的中間,必須經過許多修學的階段。在修學成佛之道的過程中,修行的法門,依自力與他力的差別,而形成難行道與易行道之說。什麼是難行道?什麼是易行道?

  如經典上告訴我們,菩薩有兩種:一種是久修菩薩行,獲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修行者;一種是尚未得證無生法忍,正在發菩薩心,行菩薩道的初發心凡夫的新學菩薩。

  初發成佛心的凡夫修行者,要想如大菩薩一樣的在十方宇宙中的個個濁惡世界裡廣度眾生,而不退墮,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任何一個煩惱深厚的初學佛者,雖然發菩提心,有大悲願心,想要在十方五濁惡世行菩薩道,但因其初修佛道,煩惱心強,障道心多,沒有足夠的定慧力能夠像大菩薩一樣的駕馭自己的心態,不被外境聲色所轉,不要說度眾生,不被眾生度走就已經很不錯瞭。尤其於現在法弱魔強,邪正不易分辨的時代,處處外道盛行,乃至相似佛法盛行,初機學佛者難似辨別什麼才是純正的佛法!?對一個初學者來說,一部經典的是真?是偽?是瞭義說?或是方便說?當然要從大、小乘經典去慎思明辨,但是初學者沒有智慧分辨佛經說的廣義內容?因此如何分辨一部佛經是佛說或非佛說,那就要看初機者宿世福德因緣的牽引與今生親近善知識所引導的方向,來決定自己今生學佛、辨法的方向。

  從古至今,大乘佛教弘法的方向,本沒有一定的標準,就是現在,學佛者認定佛法究竟說?或方便說?也完全依與個人相應的福慧因緣及與個人能接受、理解的佛法范圍為準繩。在這樣一個學派復雜,修行法門混淆,難以抓住「純正佛法」核心的末法時期,弘法者講錯或混淆任何一句影響學佛者分辨重要抉擇今生學佛、向法修行方向的法義,都會牽引我們到惡道去。所謂「以盲引盲,相接入火坑。」弘法者與學佛者的來世生處,是互相影響,息息相關的。我們何其不幸生在這樣一個難以抉擇、辨別「純正佛法」的時代,無論想要瞭脫生死,或者發大悲願心,繼續留在這個世間行菩薩道,創造人間凈土,乃至成佛,皆極其艱苦難行,隨時有墮落惡道的危險,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就如大智度論所說:「具縛凡夫,若發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濁惡世界中,眾生煩惱力強,在尚未斷除煩惱,獲證無生法忍前,心隨境轉,為聲色所縛,常墮三惡道中,焉能救度眾生!?」

  論中明白的告訴我們,在五濁惡世中,鼓勵未斷煩惱,未證無生法忍的凡夫學佛者,留在這個惡世裡發大悲心,度化眾生,而不退墮,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可以說鼓勵初機者留在這個惡世裡學佛,就是為初學者制造墮落惡道,斷送慧命的機會。

  目前教界所宣導的「人間凈土」,有兩大類弘揚者,一類是悲心深重的大乘菩薩行者,願意留在這個娑婆世界推行人間凈土,直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彌勒佛出世,人間凈土完成。一類是根本就否定「他方凈土」與「十方諸佛」的存在,隻承認這個地球世界是唯一有「佛」出世的世界,以此觀點,而推行「人間凈土」的理想。

  任何一個深明業力與因果真諦的學佛者,都清楚的明白,依起世經、阿含經瑜伽師地論等多部經論記載,我們這個地球世界,現在正處於減劫之中。在減劫中,因多數眾生惡業所感,「人間凈土」不可能實現,縱然實現,也會如「海市蜃樓」「曇花一現」般地剎那生滅,轉眼成空!

  而現在的佛學者,提倡「人間凈土」,有正面引導眾生向善的益處,但在「凈化社會」的同時,不要遺忘瞭經上為初機眾生長期學佛利益著想,而開示的告誡:「未證無生法忍的凡夫學佛者,必須經常親近佛、不離佛,才能在佛陀的指導修行下,斷除煩惱,忍力成就,超出三界,永不退墮,直至成佛。」所以對末法時期的凡夫學佛者來說,「求生凈土」,是最符合大乘經義所說,帶領新學菩薩最直接親近佛、不離佛,走向瞭脫生死與成佛之道的唯一安穩捷徑。

  姑暫不說十方世界的「凈土」,就拿欲界兜率天「彌勒菩薩住處」來說,鼓勵初學者修彌勒法門,往生「彌勒內院」,親近彌勒,再隨彌勒下生人間,完成人間凈土的弘願,總比鼓勵未斷煩惱,未瞭生死的初學者,留在現在這個共業大染缸的劫濁中,追求如海市蜃樓、曇花一現剎那生滅的「人間凈土」要能利益初學者切實的多。

  而不論往生「彌勒菩薩住處」或往生「彌陀凈土」,乃至「十方凈土」,以末法凡夫眾生的「根機」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鼓勵初機者往生「凈土」,親近諸佛,是現在唯一能長期、實際讓初學者走上安穩不退的成佛道路,是大乘經典中所說不諍的事實。

  誠如智度論所說:「新發意菩薩機解軟弱,雖言發心,多願生凈土。所以者何?譬如嬰兒,若不近父母恩養,或墮坑落井、火蛇等難,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養育,方可長大,紹繼傢業。菩薩亦爾,若能發菩提心,多願生凈土,親近諸佛,增長法身,方能匡紹菩薩傢業,十方濟運,為斯益故,多願生凈土也。」

  大集月藏經也說:「我末法時中,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者,唯依凈土法門,才是最契合惡世眾生速超生死,直至成佛的穩當修行道路。」

  由此可知,求生凈土,是末法眾生踏上成佛修因的捷徑。當在凈土中獲證無生法忍後,再回入三界中度眾生,就具備如大菩薩一樣不退轉的度生能力,能夠任意自在的救度眾生,廣施佛事,永不退墮,直至成佛。故經論稱,依仗佛力,往生凈土,在凈土中穩當修行,直至成佛,是成佛道上的「易行道」。若鼓勵初學者留在濁惡世界中修行成佛法門,容易退墮,是成佛道上的「難行道」。

  5、認識自己的根器,才能選擇適合修行的法門

  關於初學菩薩留在三界中修行容易墮落的情形,有很好的實例:

  西國傳記載:印度有三位發大乘心,度化眾生的菩薩行者,一位叫做無著,一位叫做世親,一位叫做師子覺。三人志同道合,一齊發願,願生欲界兜率天的彌勒凈土,親近彌勒菩薩。三人相約:誰先往生兜率,見到彌勒菩薩,一定要下生人間,前來回報,證明已生彌勒內院。結果師子覺先死,一去數年不見前來回報。世親菩薩在臨終時,無著提醒他說,你見到彌勒菩薩一定要回來答復。結果世親一去三年,才前來回報無著說:「我已見到彌勒菩薩。」

  無著問說:「為什麼你一去三年才來回報?」

  世親答說:「我到瞭兜率內院,一坐下來聽彌勒說法,馬上就想到你我有約,故立刻回來相報。怎知轉眼之間,人間已過三年。」

  無著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回答說:「師子覺一生兜率天,就被兜率天上的五欲快樂所迷惑,一直停留在兜率外院與天眾娛樂,不能進入內院,覲見彌勒菩薩。」

  由此實例可知,往生「彌勒住處」及求生「彌陀凈土」,同為不容易的事。不論求生「彌勒住處」或求生「彌陀凈土」,今生若不能如願,又未於今世獲證聲聞「初果」,留在三界中修行,隨時都有墮落惡道,喪失慧命的危險。我們看以師子覺法師的修持,求生「彌勒住處」,猶不能如願,轉眼之間,已為五欲所迷,忘失菩提道心,而不自覺,何況是世間一般的凡夫學佛者,若願求生凈土,又不在今生努力修持,豈能達到一世往生凈土的理想呢!?錯失往生良機,來世誰也不敢保證「投生之處」不會脫離墮落惡道、喪失慧命的陷阱!

  是故有心往成佛道上走的學佛者,應該好好考量一下自己的「根器」,是經典上所說的「新學菩薩」?還是已瞭生死,已證無生法忍的「大菩薩修行者」?若是已脫生死,已證無生法忍的大菩薩修行者,自然能隨意自在的往返十方世界,利益眾生,接引初學菩薩往生凈土,親近諸佛。若觀察出自己是新學菩薩,應該從現在起,發心修學凈土,求生凈土,親近彌陀。不要人雲亦雲,已經走向最容易退失自己菩提慧命的修行道路,而不自知!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