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網
  • 首頁
  • 法會動態
    • 法會預告
    • 往期回顧
  • 學佛
    • 藏經閣
    • 佛學書籍
    • 基礎常識
    • 學佛心得
    • 開示問答
  • 文化
    • 放生果报
    • 佛教故事
    • 素食護生
    • 名人佛教
  • 高僧大德
  • 流通處
    • 法寶結緣
    • 佛像迎请
    • 護持網站
    • 功德簿
星雲大師5日下午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圓寂,13日將舉行圓寂贊頌典禮
2022佛光山傳授在家菩薩戒會
2022國際萬緣水陸大法會開始報名

推薦閱讀

馬來西亞書法家思憶亡母抄寫《地藏經》,完成11部抄經本,近期舉辦抄經手稿展 馬來西亞書法家思憶亡母抄寫《地藏經》,完成11部抄經本,近期舉辦抄經手稿展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一五、福德與窮困

      一五、福德與窮困  誰也知道,窮困是苦,福德是樂,然而這福又從什麼地方來的呢?這當然是從德來的。要怎樣才叫做有德?總括一句話,就是給別人得利...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6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一四、禪定與散亂

      一四、禪定與散亂  我以為人生最大的缺憾,莫過於精神散亂,神志錯昧,如果想解決這種痛苦,那就要修禪定。然面禪定也不是亂修,要有明師指教,傳授...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5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一三、智慧與愚癡

      一三、智慧與愚癡  試問一個人到底是愚癡好,還是有智慧好?當然是有智慧好,然而智慧又從什麼地方來?當然要求學。那末要得到世間上各種的智慧,就...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7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一二、繼往與開來

      一二、繼往與開來  明白瞭先覺與後覺的意義,我們做一個佛教徒,應當如何努力才對?一方面要繼續前賢,將三藏聖教,應當如何研究,並且要身體力行,所...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5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一一、先覺與後覺

      一一、先覺與後覺  我常有這樣一個感想:同是一樣的圓顱方趾,然而聰穎與愚笨真有天壤懸隔的相形。有許多聰穎的人,不但一目能觀十行,聞一而知十,...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5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一○、言教與身教

      一○、言教與身教  有許多人不懂得弘法的秘訣,以為隻要會講會說,就可以教化眾生,其實不是這樣簡單。在言教之外,還要再加上一個身教。試看一位...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7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九、自學與誨人

      九、自學與誨人  我記得有一個學生,問孔老夫子說:“你老人傢一定是個聖人吧?”孔老夫子對這位學生笑瞭一笑說:“吾非聖人也,我不過是一個‘學而...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5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八、在傢與出傢

      八、在傢與出傢  有許多人說出傢是快樂,或說出傢是痛苦,其實都是片面的觀察,沒有明白出傢整個的真相。他們以為出傢的快樂,是說出傢人清閑無事...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4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七、般若與五度

      七、般若與五度  在佛經上常見的“六波羅密”,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又叫做六度,就是佈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7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六、分利與生利

      六、分利與生利  現在有一般人,都以為僧尼是分利不是生利,但我不知道分利和生利的實義究竟是怎樣;不然的話,除瞭農夫、工人、商人這三種人可說...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4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五、佛教與宗教

      五、佛教與宗教  有一班人以為佛教是宗教,還有一班人又以為佛教是哲學,又有一班人還說佛教是合乎科學。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學和科學,現在暫時撇開...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5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四、消極與積極

      四、消極與積極  一般人總以為消極都是不好,都是退化;積極都是好,都是進化。這種邏輯的斷案,靠得住嗎?恐怕不見得吧。試問消極不去做惡,難道也...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5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三、責任與光陰

      三、責任與光陰  一個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負責任和不肯負責任來判斷。假定不肯負責任的話,連自己傢庭中的事業,他也是不願意去做,...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4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二、思想與文字

      二、思想與文字  做瞭一個人不能不說話,假定大傢統統都不談話,那豈不是要變成瞭一個啞世界?然而做人為什麼又要說話呢?那是因為要表達自己內心...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5
  •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一、理智與感情

    菩提心影(四)雜俎篇 一、理智與感情

      一、理智與感情   做人的條件雖多,但總括起來不出兩種:一是理智,二是感情。有瞭理智,能夠把握人事;有瞭感情,能夠得人多助。試看自呱呱墮地,一直到最...

    慈航法師 菩提心影 2022-09-02 5
‹‹‹8384858687›››

熱門文章

  • 六道輪回中的阿修羅道
  • 佛教聖物:舍利子
  • 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細胞變功德林
  • 2022佛光山傳授在家菩薩戒會
  • 大日如來
  • 怎樣看待命相、風水和鬼神問題?
  • 密宗修行
  • 具足戒
  • 佛祖釋迦牟尼佛
  • 舍利的種類

推薦文章

  • 四威儀
  • 什麼是三皈依?
  • 具足戒
  • 佛教聖物:舍利子

網站分類

  • 法會動態
  • 學佛
  • 文化
  • 高僧大德
  • 流通處

常識術語

  • 修行
  • 莊嚴
  • 禪茶
  • 水陸
  • 女眾
  • 凈土
  • 盂蘭盆節
  • 阿修羅
  • 極樂世界
  • 功德
  • 發願
  • 懺悔
  • 開光
  • 密宗
  • 齋堂
  • 超度
  • 比丘
  • 齋戒
  • 喇嘛
  • 活佛
  • 皈依
  • 四威儀
  • 六道輪回
  • 供養
  • 佛學院
  • 念佛
  • 佛陀
  • 具足戒
  • 居士
  • 還願
  • 禪寺
  • 禪定
  • 上師
  • 布施
  • 舍利
  • 凈土法門
  • 攝念
  • 水陸法會
  • 禪師
  • 焰口

關於我們投稿須知服務條款私隱政策免責聲明

Copyright dayuan.cc Rights Reserved. © 2012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