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精華(七)學佛後要怎樣行持
修行精華(七)學佛後要怎樣行持 學佛是一種實驗的學問,沒有實驗到,光是說說,無論如何也見不到它的好處。 學佛行持,似很艱難,但也很簡單,隻...
-
修行精華(六)人生之苦
修行精華(六)人生之苦 人生有八苦,遭遇最悲慘的環境,果能一生受盡就解脫瞭,也不算苦。地獄之苦更甚,果能下瞭地獄,經過很長的時間把它受完,就...
-
修行精華(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修行精華(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般人隻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貴,而不知道一切眾生的生命可貴,更不知道慧命更為可貴。也就是說,隻知道屠刀能殺害...
-
修行精華(四)此生若不念佛,永無瞭生脫死之期
修行精華(四)此生若不念佛,永無瞭生脫死之期 參禪靠自力,不開悟即無成就,一生不開悟者甚多,悟是理上悟,悟瞭之後還要修,理可頓悟,事須漸斷,修...
-
修行精華(三)為什麼要念佛?
修行精華(三)為什麼要念佛? 首先我們來研究一下小孩呼喚和啼哭的原因,是因為生活上發生瞭困難,自己無法解決,隻好以啼哭與呼喚作為求援的信號,...
-
修行精華(二)感應與巧合
修行精華(二)感應與巧合 人的一生隨時都有無數影響他命運的機緣從他的身旁眼前溜過,其造成禍福的結果,但憑各人的取舍,但憑一念之間,上天並沒...
-
修行精華(一)修行精華序
修行精華(一)修行精華序 佛教的廣博深奧,即使是最聰明的人,窮其一生的精力鉆研苦讀,也無法完全理解。三藏十二部經教律論,浩瀚無邊,處處是寶,...
-
聽經札記(十二)
△大光明表大智慧,佛法徹始徹終都是講的智慧,凡夫無始以來迷惑太深,有大聰明的人能辨別是非善惡已經算是很瞭不起的瞭,有小聰明的人能辨別利害也...
-
聽經札記(十一)
△凡夫均有偏執之病,所以必須用遣蕩功夫而後能圓融,否則偏執之凡情絲毫未去,便不能接受圓融經論,不能領會即得不到受用,最多亦不過口頭上談談教相...
-
聽經札記(十)
△禮敬諸佛為十大願王之一,至誠懇切拜佛也能悟道。印光大師開示誠與敬為佛門的鑰匙,一心頂禮是學佛的態度。 △智慧之火焰能消滅煩惱,修行講開...
-
聽經札記(九)
△清凈心中一絲毫不能沾染,親愛之人要放下,冤傢對頭也要放下,度一切眾生,冤傢對頭也在內,菩薩沒有一個冤傢,冤親平等是大無畏精神。 △十方世...
-
聽經札記(八)
△在萬事萬法上不論正報依報菩薩都能入定出定,一切萬法皆是菩薩身:(1)普遍十方一切剎土諸佛世界,(2)遍十方塵剎中之一切事物,(3)遍一切塵毛極微細...
-
聽經札記(七)
△說法合乎十方諸佛所證之真理謂之契理,說法合乎眾生之智識與根性謂之契機。契理契機是說法的大原則。 △經雲:‘若入堂宇,當願眾生,升無...
-
聽經札記(六)
△大乘佛法是處在五欲六塵之中而不染,與眾生同事(四攝法之一)而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厭三界六道。 △大智慧人得無分別智,瞭...
-
聽經札記(五)
△佛經卷帙浩繁,義理豐富,號稱難學,但有一個綱領即修一切善,離一切相,自行化他是同時的,但有輕重之分,在未花開見佛時重在自行,見性以後重在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