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課、皈依三寶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第二十一課 皈依三寶

  佛門稱佛、法、僧、為三寶。此三寶,自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 (1),度五比丘後 (2),即已成立。彼時釋尊是佛寶,四諦是法寶,五比丘是僧寶,此名化相三寶,謂佛教化眾生之相狀也。亦名別體三寶,或真實三寶,有大小乘之別:大乘以佛三身 (3) 為佛寶,六度為法寶,十聖 (4) 為僧寶。小乘則以丈六應身 (5) 為佛寶,四諦十二因緣為法寶,聲聞緣覺為僧寶。

  佛滅後,梵音 (6) 沉寂,聖僧漸雕,化相三寶,已不復見,由是乃以土木紙像為寶,經律論為法寶,受具戒比丘為僧寶,此即住持三寶。

  若就廣義言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佛寶;佛性中,具足一切凈法,即法寶;無違諍義,即僧寶,此名理體三寶。又佛中含覺照義,為佛寶;含軌則義,為法寶;無違諍過,為僧寶。法系佛法身,為佛寶;憑之能出三界,證涅槃,為法寶,依法修行,為僧寶。僧具觀智,為佛寶;具軌則,為法寶:具和敬,為僧寶。此名一體三寶,或同體三寶,同相三寶,謂三寶中的每一寶,皆圓具三寶義也。

  皈依是皈順依靠之意。初學人,信未堅,力未充,須皈依三寶,得其匡扶,才能成就道業,這便是皈依的意義和功效。又皈依有回轉義,謂無始 (7) 以來,因背棄三寶故,以致受輪回苦,今既覺悟前非,自當轉向三寶,乃能度生死流。

  佛弟子皈依三寶後,才是正式的佛徒,所以三皈又具有正名定分的作用。所謂皈佛者,一切佛皆當皈依,不限於某一佛;皈法者,佛門經律論,皆當皈依,不限於某一法;皈僧者,上自聖賢僧,下迨凡夫僧,皆當皈依,不限於某一比丘。佛子受三皈後,永應以佛為師,再不皈依外道 (8) 天魔 (9):以法為師,再不皈依外道邪教:以僧為師,再不皈依異教徒眾。若此信心,永守不渝,則盡未來際,常得親近三寶,住於正道。

  【註釋】

  (1) 見第十七課註一。

  (2) 見第十七課註二。

  (3) 法身,報身,應身,為佛三身。

  (4) 見第十四課註七。

  (5) 如來為地前凡夫及二乘,現劣應身,高一丈六尺,是通常應化佛的身量,釋尊住世時,即現丈六金身。

  (6) 佛之音聲,有五種清凈相,一正直,二和雅,三清徹,四清滿,五周遍遠聞,名為梵音,為佛三十二相之一。

  (7) 諸法皆由因緣生,因上又有因,因因無始,如是展轉推究,一切眾生及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雲無始,指距今極遠之時間也。

  (8) 於佛教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稱為外道,亦即真理外的邪教。

  (9) 天子魔之略稱,即第六天的魔王波旬,有無數眷屬,常障礙佛道。

  【習題】

  (一) 釋尊住世時,最初的三寶,於何時成立?彼時化相三寶是甚麼?

  (二) 大乘以何為三寶?小乘以何為三寶?

  (三) 佛滅度後的住持三寶是甚麼?

  (四) 皈依三寶,有何意義和功效?

  (五) 三皈具有正名定分的作用,其意義安在?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