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二、迷信的辯論
二、迷信的辯論 在一個野外,遇到一班遠足的朋友,我們的辯論會,就在一條小溪邊,濯足的濯足,洗臉的洗臉,拭目的拭目情態下開始瞭。起初由一個在...
-
菩提心影(一)釋疑篇 一、對於佛教誤會之解釋
一、對於佛教誤會之解釋 世界上一般的人,大多數不知道佛教的真義。所以要引導人們學佛,必須先釋其疑,然後方入正信。茲分數節略加說明: 甲...
-
菩提心影 序文篇
菩提心影 序文篇 紀念慈航大師回憶錄 弟子 釋律航述 大覺之由何所有 一念無明萬象峙 大師久證無生理 來來生生空中跡 大願無...
-
成唯識論講話(卷十)
成唯識論講話(卷十) 【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
-
成唯識論講話(卷九)
成唯識論講話(卷九)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
-
成唯識論講話(卷八)
成唯識論講話(卷八) 【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義差別故,立為十因。雲何此依十五處立?】 如是像上所講的四緣,是依於十五處的差別意義而建立為十因...
-
成唯識論講話(卷七)
成唯識論講話(卷七) 【已說二十隨煩惱相,不定有四,其相雲何?頌曰:“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論曰: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
-
成唯識論講話(卷六)
成唯識論講話(卷六) 【已說遍行、別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雲何?頌曰:“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論曰:唯善心俱,名...
-
成唯識論講話(卷五)
成唯識論講話(卷五) 【此染污意,何受相應?有義:此俱唯有喜受;恒內執我生喜愛故。有義:不然!應許喜受,乃至有頂。違聖言故。應說:此意四受相應。謂生惡...
-
成唯識論講話(卷四)
成唯識論講話(卷四) 【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謂契經說,食有四種:一者段食。變壞為相。謂欲界系香味觸三,於變壞...
-
成唯識論講話(卷三)
成唯識論講話(卷三) 【此識與幾心所相應?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於一切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以是遍行心所攝故...
-
成唯識論講話(卷二)
成唯識論講話(卷二) 【復如何知諸有為相,異色心等,有實自性?】 又怎樣知道,一切有為法的生住異滅相,是離開色法和心法等之外,有一種實在的自性...
-
成唯識論講話(卷一)
成唯識論講話(卷一) 【稽首唯識性,滿分清凈者;我今釋彼說,利樂諸有情。】 稽首,是頂禮。唯識性,是法寶。滿清凈者,是佛寶。分清凈者,是僧寶。我,...
-
成唯識論講話 自序
成唯識論講話 自 序 《成唯識論》十卷雄文,內容雖是復雜,但一經研究,就明白是有一定的線索,這線索是依據世親菩薩所造的《唯識三十頌》,一句一...
-
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四節 果德
第四節 果德 一、菩提 佛位圓證二轉依果,為菩提涅槃。菩提是能證的無漏智,涅槃是所證的真如理。菩提是所生得,涅槃是所顯得。 菩提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