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課、三十七道品 (三)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初級佛學教本 2022-09-13

  第三十六課 三十七道品 (三)

  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之能轉凡愚,成聖者,故稱聖,遠離偏邪,故稱正,通乎涅槃,故稱道。行者修以上六科之後,觀法既成,善已生,惡已斷,定慧已調,從此當修八聖道分,安隱而行,直趣佛所。

  八聖道者:一、正見。慧眼分明,見理正確,故稱正見。得正見,則於世出世法,無有顛倒,遠離唯神 (1),唯物 (2),等謬見,於四諦之理,歷歷分明,常離二邊 (3),而行中道,使其餘各聖道分,皆得成辦,故列於八聖道之首,而為修行要素。二、正語,遠離口四過 (4),大妄語 (5),戲論 (6),及誹謗正法等,故稱正語,得正語。則口業自凈。三、正思維。凡有所思,皆無邪曲,故稱正思維,得正思維,則意業自凈。四、正業。梵行清凈,不染三毒 (7),故稱正業。得正業,則身業自凈。五、正命。命指賴以活命的生計,比丘當以乞食宏法為正命,居士當以正當職業為正命,因維持壽命於合理的生活之中,故稱正命。行正命,則因果皆安樂,故比丘當遠離四邪命 (8),又佛門四眾,皆當遠離五種邪命 (9)。六、正精進。向出世之方,涅槃之道,努力前進,故稱正精進,得正精進,則不從事於徒苦心身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法。七、正念。惟念真如實相,或佛功德相好,佛國莊嚴,故稱正念,得正念,則與菩提相應,心無動失。八、正定。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禪 (10),故稱正定,得正定,則能正住於理,決定不移。

  行者住無漏智,則法眼清凈,所修皆得其正,如是努力不已,自能使無明漸薄,煩惱漸輕,終於親證清凈寂滅的境界矣。

  三十七道品,為修行的最重要條件,過去諸佛,當初學道時,皆順此而成正覺。後世學人,若欲自拔於凡夫之列,直入聖賢堂奧,則除卻遵守成規,奮勇前進外,實無他途可循。

  【註釋】

  (1) 外教稱上帝為神,謂一切皆由神所主宰。

  (2)唯物論為哲學上本體論之一派,與唯心論相反對,謂宇宙本體,惟是牲質,精神之現象,亦不外物質的作用。

  (3) 見有二種:固執人死後為斷滅,沒有後世,名為斷見或無見。固執人之身心,皆永遠常住,人死還為人,無有間斷,名為常見或有見。此斷常或有無二見,常處於兩極端,亦即常處於二邊,不合中道,故稱為邊見。

  (4)十惡業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名為口四過。

  (5) 言不城實,欺騙他人,名妄語。於聖道中,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或言我受天龍鬼神的供養等語,以誑愚人,取利養,皆名大妄語,其罪最重,死後當入大地獄。

  (6)含遊戲性, 而不合實際之言論,名為戲論。

  (7) 貪、嗔、疑、為一切煩惱的根本,稱為三毒。

  (8) 比丘不乞食,亦不弘法,但作不如法的事,以維持生命者,名為邪命。此有四種,名四邪命:一、種植田園,和合湯藥, 名下口食。二、仰觀星宿,推測盈虛,名仰口食。三、諂媚豪貴,遊說四方,名方口食。四、以咒術呼召鬼神,以及以卜卦、算命、看相為業者:名維口食。

  (9) 五種邪命者:一、詐現異相,博取信仰,如辟谷、得道、神通等事。二、自說功德學問。三、占相吉兇。四、高聲現威,大言壯語。五、說所得供養之多,以動人心。此五種目的,皆為取利活命,故名五邪命,見智度論十九。

  (10)不依四真諦等,但依厭下地欣上恃之六行觀而修之禪定,名有漏禪,即四梵行,四禪,四無色定是。

  【習題】

  (一) 聖道和正道,作何解釋?

  (二) 八聖道,是那八項?

  (三) 解釋:唯物、二邊、大妄語、的意義。

  (四) 把正見列於八聖道之首,是何理由?

  (五) 何謂正命?四邪命和五邪命是甚麼?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