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五、第七識的無明
一五、第七識的無明 第七識的本名叫做“末那”,翻成中國的意義就是“意”,意的解釋,就是“思量”。“思”是思慮,“量”是量度;為甚麼要叫它是...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四、第六識的功用
一四、第六識的功用 第六識,一般人都叫它做意識。它同前五識一樣,也是依根識。不過前五識,依的是色根——物質的;而第六識,依的是心根——精神...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三、唯識學的宇宙觀
一三、唯識學的宇宙觀 諸位!普通人常有的論調,是說:“佛教雖好,但對於人生觀、宇宙觀,近乎迷信、消極,和人生、社會、世界,毫無關系。”現在我...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二、唯識學的幾個問題
一二、唯識學的幾個問題 雲何為“唯”?是“遮”非“表”,例如“某人為善人”是表,“某人非惡人”屬遮。蓋遮顯世間一切,唯識變現似有,非謂全無...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一、辯論術的結構
一一、辯論術的結構 今天在座諸位多半是知識份子,所以我今天講的題目是辯論術的結構,作一種學理的研究,不是對普通人講的。佛經上所謂三藏是《...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因明學的重要規則
一○、因明學的重要規則 因明學,是印度人足目所發明的,它的歷史,比邏輯學早,他的規則分三段——(1)宗(宗旨):是說其主義,(2)因(因由):是說其理...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九、因明學之必須研究
九、因明學之必須研究 古人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慈航於佛法方面知識淺陋,深為慚愧!惟對於因明學曾略加研究,現在來談談“因明學的研...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八、禪宗勝義
八、禪宗勝義 法師升座拈花一枝,示眾良久雲:“大眾聞否?已聞者退,未聞者,且下雲頭,別開生面。” 禪,具足應雲禪那,此翻靜慮,靜者止外境,慮...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七、凈土宗勝義
七、凈土宗勝義 凈者,對垢穢言,凈土者,言此國土,無有垢穢,唯一清凈也。何謂穢土?即指我等現居之娑婆(此雲堪忍——以眾苦逼迫,佛菩薩見之極苦,...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五、律宗勝義
五、律宗勝義 在佛法中,有經、律、論三藏之,今此宗乃《律藏》所攝。《律藏》本有大小乘之分,今所論之律宗,非偏於聲聞律,並涉及菩薩戒,律宗之...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四、華嚴宗勝義
四、華嚴宗勝義 “若人欲瞭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具足稱,應雲:大方廣佛華嚴宗——依經立名也。此宗至賢首國師,觀門表相...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法華宗勝義
三、法華宗勝義 《法華》是經名,此宗依經立名,故名“法華宗”。若具稱之,應雲“妙法蓮華經宗”。又因為隋朝智顗大師,居天臺山,大弘《法華》宗...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般若宗勝義
二、般若宗勝義 “義”,是一種正當不移之理。“勝義”,即非普通之理,乃出世間之正義。“般若”,是梵語,此雲智慧。此智慧非世間普通之資生事業...
-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唯識宗勝義
一、唯識宗勝義 通常所謂八宗者,即: (1)唯識宗(2)般若宗(3)法華宗(4)華嚴宗 (5)律宗 (6)密宗 (7)凈土宗(8)禪宗 宗:為“宗旨”或“宗...
-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五○、再談生活
五○、再談生活 一般人的生活,在他們的觀念中,以為隻有衣食住行是生活,所謂物質生活。殊不知除瞭物質生活之外,還有工作生活。試聽一般人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