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資糧篇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佛教教規禮儀 2022-09-13

  修行資糧篇

  一、平時自修功課

  二、念佛共修會

  三、朝山

  四、短期出傢修道會

  五、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我們活著,要追求有價值的人生,在這一望無垠,茫茫無邊的人生苦海裡,我們必須駕著信仰的船筏,才能夠使身心安住,使生活更充實,更美化。

  佛教與一般哲學不同,佛教不隻是講知識,講理論,佛教更註重虔敬的信仰,完美的道德。但是,佛教最主要的卻是重視實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修行"。

  社會上有人很想學佛,然而人一生的歲月,為別人、為金錢、為情愛、為名利、為官位而忙碌,處在這種榮辱、是非、毀譽、得失中要如何修行?如何有時間修行?

  其實,隻要有心,修行的種類很多,包括修身與修心,如以禮佛、誦經、拜懺、靜坐等為日常修行功課,或到寺院參加朝山、受戒、講習會、夏令營、短期出傢修道會等,隨時隨地都可以修行。本篇提供下列數種修持方法作為大眾修行的參考,其餘未羅列者,可詳見禪凈加行、寺院巡禮、社團活動篇等專文介紹。

  一、平時自修功課

  一個人為什麼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訓練自己意志堅定,如同制造瓷盤瓦罐,皆需經過火焙日曬,時間愈久,則愈堅固。同樣的,我們平時能夠自行功課,或上香,或禮佛,或誦經,或閱藏,或靜坐,不論忙閑,能夠持之以恒,時間一久,定能改變氣質,凈化心靈,提升道德,增加力量,且能受到社會的尊重,人天愛戴。以下依時間、環境、功課類別不同,說明修行方法如下:

  以時間不同,修行方法可分:

  一分鐘的修行:

  傢中有佛堂或經過寺院時,一問訊或端正合掌。

  在佛前上香。

  在佛前獻花。

  在佛前供一杯水。

  稱念三聲佛號。

  稱誦四句偈。

  以上這些都隻需要一分鐘即可,如果持之以恒,必有功德

  二分鐘的修行:

  無論是在掃地、煮飯、洗衣服、洗車、誦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稱念"普賢十大願"一遍。

  佛前禮佛三拜。

  五分鐘的修行:

  早晚睡前或起床時,在床上、地板上、椅子上,靜心攝念五分鐘。

  佛前、沙發上、床上,以十口氣稱念佛號。

  誦念《八大人覺經》一卷。

  十分鐘的修行:

  《普門品》一卷。

  《彌陀經》一卷。

  大悲咒、十小咒。

  十五分鐘的修行:

  《金剛經》一卷。

  禮佛十二拜(慢慢的拜,不可太快)。

  打坐、觀心。

  三十分鐘的修行:

  用打坐方式靜坐半小時。

  用念佛方式念佛半小時。

  用禮佛方式二十四拜,拜半小時。

  誦《法華經》或《華嚴經》一卷,半小時。

  一小時的修行:

  誦《彌陀經》(或《普門品》)、念佛號、繞佛、回向。

  誦持《金剛經》三卷或五卷隨意。

  誦"大悲咒"十二遍、二十四遍、三十二遍或一○八遍。

  以環境不同,修行方法可分:

  如在車上或人多場合,持佛號以默念為宜。

  如在傢庭,早晚課誦司法器時,不可打擾到左右鄰居,就算是傢中無人,也要以小聲為宜。

  如在佛殿禮佛,除非住持方丈和尚,否則不可在中間禮拜,要在東西兩單。

  在樹下、水邊、山頂,可隨意靜坐,不一定要安放佛像,也不一定要禮拜。

  禮拜場所宜在佛堂、佛殿、佛塔。

  以功課類別,修行方法可分:

  如系自修,或禪、或凈、或密皆可隨喜,但不可執著。

  如果作早晚課,可以誦經、持咒、禮拜。

  持咒念佛,不分時段地點,稱心隨意,皆可修行。

  禪者喜好參禪,凈者偏向念佛,皆可自由,但不可互相比較、計較,自贊毀他。

  不分宗派,三藏十二部經典皆可誦念。

  註意事項:

  凡在傢信眾,方便自課,以不打擾別人為重要。

  在傢自課不一定要唱贊誦偈,以念誦、默念皆可。

  在傢信眾共修,法器以引磐、木魚即可。

  修行從一分鐘到一小時,時間不計,完全依自己方便,但每日要持之以恒最為重要。

  如在讀誦經文時,有人敲門、電話鈴響,可用紙張、線香為記,經本暫合,等事情辦完,再來復誦。

  傢中若無佛堂,以上修行除禮拜外,皆可隨喜。

  也可以用鏡框將佛像裱框,禮拜時取出,平時收藏於高處或隱密處即可。

  佛堂可安置於客廳,單身之人,可以方便置於房間高處,或以箱子作為活動佛堂(用時打開,不用時合起)。

  不一定要點燭、油燈,早晚修持,香花一朵、線香一支、凈水一杯即可。

  受過五戒、菩薩戒者,在傢課誦可隨意著海青縵衣。

  二、念佛共修會

  念佛共修會是每周定時集會念佛共修,一來可以藉著大眾威德鞭策自己向上,二來可以促進彼此道誼。

  佛光山全世界派下道場,每周六晚上七點半,舉行念佛共修會,此時此刻,同時有幾萬人在一起念佛,共修的力量非自修所能比擬,在互相激蕩中將佛號念熟,念到心裡去。

  古人道:"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因此,當我們的心受到污染的時候,要用清凈的法水來洗滌,才能使心地無邪,使人生有意義。

  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鈍兼攝的修行法門,尤其適合繁忙緊張生活的現代人。念佛法門簡單易入,八十歲老翁念得,三歲孩兒也念得,大學教授念得,販夫走卒,乃至目不識丁的人也能朗朗上口。

  念佛共修會程序、內容如下:

  念佛的程序:

  爐香贊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念誦《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

  贊佛偈

  念佛(稱念六字七音彌陀聖號)

  繞佛

  拜願(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凈大海眾菩薩各三拜)或靜坐(十分鐘)

  三皈依

  回向

  開示

  念佛的方法:

  要修持凈土法門,當先建立信心,依信心為支柱,然後才能生起舉動,才會因果圓滿,否則佛門雖大,不度無信之人。有瞭信心,而後發願,由願生行,所謂信願行為凈土三資糧,譬如離傢遠行,一要資財,二要糧食,缺此二事,則難到達。

  信者:當篤信佛力,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其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今因圓果滿,我若念佛,必得往生。其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一定蒙佛接引。

  願者:願以此生誓往西方,更願既生西方,復回娑婆,度脫一切眾生。

  行者:即老實念佛。

  信、願、行,為修凈土法門的諸行者少不瞭的資糧。因此,古德的凈土經論及現今的諸師凈土論章等。凡談及往生的要事,都離不瞭這三秘要之法。

  凈土的修持法門很多,可大致分為三類,即:一、持名;二、觀想;三、實相,修此三種法門,都可以生於凈土。此中,實相念佛即是入第一義心,觀佛法身實相,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這一法門,本來屬於禪宗,但因禪心所顯的境界,便是凈土,因此亦攝於凈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兩根,便不能普及,所以在凈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歸禪門去提倡。

  其次是觀想念佛,這是依照《無量壽經》中,對於阿彌陀佛極樂國的依正莊嚴,作十六種觀法,觀行若得純熟,則開目閉目皆是極樂,立可轉此娑婆為凈土,即身便能暢遊極樂,功效之大,不可言喻,修此法所得的三昧,為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隻是這種觀法微細深玄,有五種難成:一者、根鈍則難成;二者、心粗則難成;

  三者、無善巧方便則難成;四者、認識不深刻則難成;五者、精力不足則難成。若要根利、心細、聰巧,還要印象深刻、精神強旺,實在不容易,因此,這種法門也不能普及,亦屬難行門。

  再次就是持名念佛瞭,持名比上述二種念法容易得多,不論上中下根機,皆能念佛,若念到一心不亂,便能得三昧,所得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經過二千年來佛門大德不斷提倡和實行的結果,已成為最普遍、最深入民間的佛法。

  持名念佛的方法,因念佛時的環境和心境,以及念佛人的根器不同,因此念法也有種種的不同。諸如:

  高聲念:念時聲音洪大,其效用可治昏沈,提起精神,掃除雜念。

  默念:口不出聲,但在心裡明明白白,適用於公共場所或旅遊。

  金剛念:聲調在高聲與默念之間,一句句口念分明,耳聽分明,想分明,佛聲能在身口意中不散失,便為金剛念。

  追頂念:字句緊急,一聲追一聲,中間毫無空隙,因此雜念無從生起。

  覺照念:一念念回光返照,向於自性。

  觀想念:一面念佛,一面觀想佛身相好,佛國莊嚴。

  禮拜念:拜佛念佛同時進行。

  記數念:以念珠記念佛次數。

  記十念:每念十聲,撥一念珠,即一邊念佛一邊記十數,心力專註,則不生妄想。

  十口氣念:以盡一口出氣為度,用追頂法念佛,當出氣已促,再吸一口氣,方能續念,名為一口氣,如是十次,故名為十口氣念。

  如何持名念,可隨各人根機、環境而定,唯需念到渾然忘我,如古人所雲:"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念佛的感應:

  東晉慧遠大師,結社念佛,三十年跡不入俗,感得三見彌陀聖像。

  唐善導大師,念佛一聲,口出一道光明。

  唐法照大師,曾開五會念佛,感得代宗宮中聞念佛聲,遣使請入宮內,教宮人念佛。

  唐少康大師,念佛一聲,口出一佛。

  唐懷玉法師,誦《彌陀經》三十萬遍,得紫金臺往生。

  宋黃打鐵,以打鐵為生,舉錘打鐵一下,念一聲阿彌陀佛,後念佛而化。

  宋思照大師,效法藏四十八願,結僧俗念佛三十年,臨終前夢見彌陀丈六金身,自知時至,趺坐念佛而化。

  宋王日休,精進念佛,預知時至,感佛來迎。

  民國臺北念佛團團長李清華居士,預知時至,沐浴凈身,集眾助念,自己端坐佛前,於念佛聲中往生。

  民國宜蘭念佛會鄭昭暄居士,虔誠念佛,感應癱瘓八年的雙腿一旦痊愈。此外,古今高僧及居士,因專修凈土法門,於臨終身心顯現瑞相感應者,如:預知時至、見佛現身、蒙佛放光接引、異香及光明遍滿室中,或自見坐金蓮華,隨佛往生,或臨終前夢見彌陀放光接引的感應事跡,不勝枚舉。

  念佛的利益:

  依《念佛鏡》載,念佛可得二十三種利益:

  滅重罪障益。 感聖來迎益。 證無生法忍益。

  光明攝受益。 慈光照觸益。 歷事他方受記益。

  大師護念益。 聖友同贊益。 還歸本國得陀羅尼益。

  菩薩冥加益。 聖友同迎益。 諸佛保護益。

  神通空駕益。 八部防衛益。 身色殊姿益。

  功德寶聚益。 壽命長劫益。 多聞智慧益。

  得生勝處益。 不退菩提益。 面睹聖眾益。

  奉覲大雄益。 常聞妙法益。

  《雲棲凈土匯語》載有受持一佛名號,當世即獲十種功德利益:

  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並諸眷屬隱形守護。

  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導護。

  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毒藥悉不能害。

  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杻枷、橫死、枉死,悉皆不受。

  先所作罪,皆悉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

  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祥。

  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禮拜,猶如敬佛。

  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並諸菩薩聖眾,手持金臺, 接引往生西方凈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註意事項:

  佛殿內不抽煙、不喝酒,不帶葷食、寵物進入寺院。

  參加念佛會,服裝儀容宜簡單樸素。

  入寺院參加念佛共修時,說話當輕聲細語。

  入殿時,鞋子應整齊擺放於鞋櫃中,隨身之物不可任意置放。

  若備有海青者,應先將海青穿好,再進入佛殿。

  排班時,男女眾分東西單。

  未著海青及縵衣者,宜站在後排,以維持殿堂莊嚴。

  念佛共修會進行中,不可任意走動,幹擾他人。

  對課誦不熟悉或不會唱誦者,應輕聲隨著大眾唱念。

  繞佛時,不得東張西望,宜收攝身心,專註於念佛聲中,不起妄想。

  誦經念佛音調須和諧,不可無故閉口不唱;繞佛行道,腳步快慢自然。

  念佛後,如當地信眾有親人往生,可以憑眾力給予隨堂超薦。

  三、朝山

  朝山是佛教徒至名山大寺進香,以懺除業障或還願的朝禮行為。又修行者為瞭表達求道的虔誠,常以跪拜(三步一拜)方式朝禮聖跡。

  相傳古印度即有"巡禮"的習俗,"巡禮",就是指巡回禮拜佛、菩薩、祖師等之聖跡。在印度有巡禮八大靈塔的風氣,在我國也有朝禮四大名山的習慣。

  虛雲和尚為瞭報答雙親的養育之恩,曾於四十三歲時(光緒八年)從普陀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歷經三年圓滿。

  佛光山為瞭增進佛教大眾的信心,加強道友感情聯系,縮短南北距離,以達到凈化人心,特於一九七四年九月發起組織"佛光山朝山團",帶動信徒朝山禮佛,信徒朝山期間,除至各殿堂巡禮外,並有佛學講座等,以提升信眾的信仰層次與精神內涵。因此,朝山團的成立,不僅接引瞭廣大的信眾進入佛門,同時也為佛教帶來瞭朝氣,使佛教走入人群,走向社會。

  朝山拜佛的意義,在於:

  從山下拜到山上,越拜越高,如同步步高升。

  從山外拜到殿內,表示平時除註重心外,也註重到心內。

  從一人拜到萬人,表示愈聚愈多,越多越有。

  從貢高拜到恭敬,越恭敬越有佛法,越有佛法,越有快樂。

  人與人的往來要靠書信,通電話,禮物的交際;而我們與佛祖的來往交流,則靠朝山拜佛。所以,朝山是:

  一步步的禮拜,就像是到電信局打電信給佛祖,談話接心。

  一步步的禮拜,就像是收訊的收音機,在接收佛菩薩的音訊消息。

  一步步的禮拜,方寸間的心藉此升華,如大海虛空,使人格更高超,心量更寬闊。

  一步步的禮拜,朝山功德都已存入大傢心中的功德簿上。

  朝山應有的態度:

  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朝山呢?

  用感恩心朝山:對於佛陀和古德的恩澤,我們必須發自內心深深的感激,從感恩心中,才能真正體會他們的偉大,以及弘化眾生,紹繼如來傢業的慈心悲願。

  用慚愧心朝山:"佛在世時我沈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我們應該懺悔自己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深重,以致不聞佛法,不值佛世,還在生死海中輪回,以慚愧心來禮拜大覺者的佛陀,並懺除自己的業障。

  用思齊心朝山:從緬懷佛陀與古德,我們除瞭生起慚愧心外,更必須向先賢看齊,實踐"知恩報恩"的行為,秉承前人的遺志及教法,使佛法發揚光大,流傳到後世,讓更多的眾生因佛法明燈的照亮而得到光明。

  發恭敬心朝山:恭敬心是學佛者不可或缺的,因為"佛法從恭敬中求",我們發心朝山,禮敬諸佛,親近善知識,也必須心存恭敬,才能獲益。

  發大信心朝山:"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學佛的首要條件,所以我們要以堅定的信心,信仰三寶的真實、功德和智慧,才能真正地深入佛法;同時堅信自己將來也能成佛,同釋迦牟尼佛一樣坐道場、演法義、度眾生。

  發菩提心朝山:這是從追求佛道的決心中發出的。菩提就是成就佛道的心願,不發菩提心,無以成佛道,所以應發菩提心,發長遠心,追求佛道永不退轉,而朝山的機緣,讓我們在修學佛道的歷程中,藉由瞻仰佛陀聖跡,引發深刻的體驗,發起無上的道心。

  朝山的程序:

  整隊排班(六人或八人一排皆可,視路線情況而定)。

  講解禮拜方式及規矩:

  朝山時,雙手合掌,一起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

  稱念"南無"時,站立原地不動。

  稱念"本師"時,左腳向前跨第一步。

  稱念"釋迦"時,右腳再向前跨第二步。

  稱念"牟尼"時,左腳跨出第三步。

  稱念"佛"時,雙腳合並拜下去。

  禮拜時,不必出聲念佛,可以在心中默念佛號或觀想聖容。當聽到地鐘"當"的一聲時,再起身來繼續稱念佛號,如此三步一拜朝禮。

  朝山的儀式: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般若心經》(一卷)

  稱念佛號(三步一拜)

  三皈依

  回向

  開示佛法

  朝山的功德:

  廣結法緣:朝山總以朝禮佛教名山聖地為目標。如:大陸的四大名山,因為法緣殊勝,往往是菩薩示現的道場。所以凡是朝山者,能以虔誠、懇切的心朝禮,即能感得種種瑞相;再者大傢都是為求法而來,非常的殊勝難得,彼此可以共結法緣。

  消除業障:所謂修行,不外"隨緣消舊業,增進福慧"。但業障深重,若不經一番身心磨練,何得消除?因此,以身心合一,五體投地,三步一拜的朝山方式,最能啟發清凈心;藉由恭敬拜佛,身心的懺悔,來滅除罪業,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折伏我慢:禮佛一方面可消除業障,增加福慧;另一方面也是為瞭折伏我慢,尤其三步一拜朝山時,不管有幾隻眼睛盯著你,你仍然五體投地的禮拜,試想:這時我慢之心如何生起?如果能時常朝山,便是時時刻刻在消除我慢。我慢若除,世界宇宙還有什麼容不下的呢?此時身心之自在與寬廣,才是真正的解脫煩惱。

  增進道心:"修行"是一條艱鉅的道路,若不能抱持"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之心,往往是徒勞無功的。如何培養堅定的道心是很要緊的事。朝山可以培養道念,當你從遙遠的地方一路向聖地時,如果途中經不起種種考驗,如何能到達聖地呢?因此朝山時,正好是考驗道心和毅力的時候。

  此外,在《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中記載,能恭敬禮拜如來的人,可以獲得五種殊勝功德:

  形像端正:因見佛相好,心生歡喜,以此因緣而得相貌端正。

  妙好音聲:因禮佛稱念"南無如來佛"名號,而感得妙好音聲。

  財寶豐盈:若以散花、燃燈等佈施供養如來,以此因緣獲得大財富。

  生長者傢:以心無染著,合掌長跪,至心禮佛之行,來世得生尊貴長者傢。

  得生善處:因廣修恭敬禮拜如來,所獲功德,得生善處天上。

  朝山拜佛,從娑婆拜到凈土,從凡夫拜成聖者,從污穢拜到清凈,由身體的健康

  拜到心靈的健康,從山下拜到山上,從曠野拜到殿堂,從外面拜到裡面,從遠處拜到近處,從黑暗拜到光明,每一個朝山拜佛的功德種子種下去,必能開花結果。《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朝山的感應:

  在民初有一則"南海活觀音"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屠夫,生性暴烈,甚至對自己的老母親也大聲喝斥、動輒拳腳。有一天,他聽說普陀山有一尊活觀音非常靈驗,決定發心去朝拜。這位屠夫到瞭普陀山,到處找不到活觀音,就請教住持老和尚:"活觀音在那裡?"

  "活觀音已經到你傢裡去瞭!"老和尚回答說。

  "活觀音長得什麼樣子呢?"

  "啊!衣服反過來穿,鞋子倒過來踏的,就是活觀音,你趕快回去,一定可以看到菩薩。"屠夫一聽,日夜兼程急急忙忙趕回傢裡,到傢已是夜半人睡的時候,急促粗魯的叫門:"快來開門哪!我回來看活觀音!"

  睡夢中的老母親忽然聽到兒子的吼叫聲,驚悸地從床上爬下來,深恐開遲瞭,要挨兒子的打罵,慌忙黑暗中,衣服穿反瞭,倒拖著一雙鞋子,匆匆忙忙來開門。兒子一看一個反穿衣,倒踏鞋的婦人,倒頭就拜:"您就是活觀音!您就是活觀音!"這位老母親知是菩薩感應,於是把握機緣,訓誨一番。從此以後,屠夫痛改前非,變成孝子。由此可見,朝山禮佛不僅有諸佛菩薩、護法龍天為我們加持,同時從朝山禮佛中,可以拜出和諧、信心、平安、健康、幸福、清凈、智慧!

  朝山的註意事項:

  朝山最好穿著寬松輕便的衣服、佈鞋、羅漢鞋等,不宜穿著拖鞋、短褲等。

  為表達朝山禮佛的恭敬心,及維持隊伍的莊嚴肅穆,參加朝山者宜著海青。

  身上不攜帶貴重物品。

  參加朝山者,應於朝山前三十分鐘抵達出發地點。

  整隊完畢,尚未朝山前,宜稱念佛號,莫閑言雜語。

  隊伍可六人一排或八人一排,信徒代表捧傳爐在前,次為穿著海青之男女眾,

  未穿著海青者則排於最後。

  若無法禮拜者,列於隊伍之最後,可以隨行稱念佛號。

  朝拜方式以三步一拜最為普遍,但亦不限於三步一拜,凡以至誠心為求法、禮聖而來,皆可稱為朝山。

  朝山的跪拜、起立動作,以地鐘的聲音為號令,務求統一,避免參差不齊。

  四、短期出傢修道會

  "短期出傢",一直存在於泰國等南傳佛教國傢。泰國是個佛教國傢,所以男眾在一生中都必須出傢一段時日,以體驗僧團生活,是為"短期出傢"。

  一九八八年,佛光山首度舉辦為期九天的"短期出傢修道會",開創中國佛教史上新頁,引起廣大信眾的熱烈回響。由於反應熱烈,現在每年寒暑假都舉辦有短期出傢修道會,提供在傢居士修學之便,引領無數佛子生起正信,深入佛法大海,成為在傢信眾體驗出傢淡泊生活,提升信仰的方便法門。其宗旨、特色、功德等,分別敘述如下:

  宗旨

  經雲:"在傢迫祚猶如牢獄,一切煩惱因之而出生;出傢寬闊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而增長。"欲出離苦惱的枷鎖,本不拘在傢或出傢,但是人心常隨外境影響而無法自主,因此選擇清凈的環境,實有利改變心境。

  "短期出傢修道會"即是為瞭因應一般在傢居士向往僧團的清凈無為,過著修心 養性的修道生活,以期增德進業而舉辦。雖然隻是短期,然而經過僧團生活的薰陶,即使"舍戒"返傢後,皆能恪遵五戒,過著正當的生活,這對社會的安定,實有潛移默化之功,這就是舉辦短期出傢修道會的宗旨。特色

  "修道會"不同於一般的戒會,主旨在於透過聽經聞法,參禪作務,學習行解並重的出傢生活,從日常行住坐臥中陶冶、薰習,真正體驗僧團和樂清凈的生活,以引發對佛法的正見與信心,成為"身心出傢"的修行人。因此,課程的安排除瞭義解之外,也重視修行及生活威儀之養成,可謂"解行並重"。

  再者,既名為"短期出傢修道會",就必須受持出傢戒律,因此有剃度、懺摩、正授、講戒等,乃至最後一天的舍戒等戒壇儀禮。同時,出傢期間必須嚴格遵守各項生活規約,以收攝身心,真正過著修道者的生活。

  出傢功德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高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那有出傢功德深。

  出傢能滅除魔種,增益佛種;能摧滅惡法,長養善法;能滅除罪垢,增長福德。

  《佛說出傢功德經》雲:"若有人滿百歲中,盡心供養諸阿羅漢衣服、飲食、醫藥、臥具等,所得功德,不及此人為涅槃故,一日一夜乃至須臾出傢受戒功德之十六 分之一。"佈施之報,十世受福,猶有極限,不如出傢功德,無量無邊。所以,勸人出傢或自出傢,功德甚為鉅大。

  因此,佛陀於三藏十二部中,處處贊嘆出傢修行,清朝順治皇帝也作贊僧詩:"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可見出傢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也。出傢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不可稱量。出傢既然如此殊勝難得,其意義為何?乃至有關出傢種種問題,分述如下:

  菩薩出傢的真義,據《大莊嚴法門經》載:

  菩薩出傢非以自身剃發,而是發精進心,斷除煩惱。

  菩薩出傢非隻披著袈裟,而是勤斷三毒染心。

  菩薩出傢非為自持戒行,而能令毀禁者安住凈戒。

  菩薩出傢非在阿蘭若處獨自思惟,而能於男女色、生死流轉中,以智慧方便化令解脫。

  菩薩出傢非為自身守護律儀,而能廣起四無量心,安住眾生。

  菩薩出傢非為自身修行善法,而能令眾生增益善根。

  菩薩出傢非為自身得入涅槃,而能令眾生入大涅槃。

  菩薩出傢非為自身除煩惱、護身心,而能護一切眾生。

  菩薩出傢非為自解身心束縛,而能解一切眾生身心束縛。

  菩薩出傢非求自己解脫生死怖畏,而能除去一切眾生怖畏。在《大寶積經》中,提到在傢與出傢的比較:

  在傢是:污染、系縛、憂煩、多欲、貧苦、成就小業、魔歡喜、諂曲、憒鬧、多有瞋恚、以財物為寶、多放逸、溺於污泥。

  出傢是:清凈、解脫、法喜、無求、富有、成就大法、魔憂愁、正直、寂靜、多行慈悲、以功德為寶、不放逸、出於污泥。

  出傢生活好在那裡?(《四分律行事鈔》)

  出傢人有十八種難行能行:

  對父母是孝戀,是難遣而能辭親。

  對妻子是情染,是難奪而能割愛。

  對勢位是人所愛,而能棄舍。

  對饑苦是人所難忍,而能節食。

  對滋味是人所喜好,而能甘噉粗食。

  對精勤是人所厭倦,而能苦修。

  對珍寶是人所吝惜,而能舍離。

  對錢帛是人所貪聚,而能棄散。

  對奴仆是人所愛用,而能自給不使。

  對五彩顏色是人所愛睹,而能棄之不顧。

  對音樂是人所競聞,而能絕之不聽。

  對飾玩是人所保有,而能精粗不計。

  對安身養體是人之所好,而能忘形舍命。

  對睡眠是人所難免,而能少眠多用。

  對朋友情誼是人所恒習,而能處靜自檢。

  對飲用煙酒是人不知止,而能視如毒藥。

  對日夜忙玩是人之所趨,而能靜修自處。

  對華屋嬌美是人所愛宿,而能自己塚間、山林、水邊修行。

  出傢人的生活是:自在、簡單、瞭無牽掛、無求、滿足和法喜。

  出傢犯戒怎麼辦?優羅華比丘尼勸貴婦出傢時,有如下對話:優羅華:"姐妹們!可以發心出傢。"

  貴婦:"我們這麼年輕貌美,出傢持戒很難。"

  "即便破戒便破,還是出傢要緊。"

  "但是破戒會墮地獄,墮地獄受各種罪苦啊!"

  "可是罪業受完瞭,你們因出傢之因,可得證悟的果。出傢受戒破戒,但以戒因緣可證羅漢果報;若作惡,無戒因緣,一再因循造惡,終不得道,還是出傢重要。

  "(《大智度論》)

  短期出傢雖是一時的,但是心中的道卻是一生一世的,大傢應做一永遠心出傢的修道者。

  課程內容

  行門:

  為使新戒體驗僧團生活,培養宗教情操,從行住坐臥中訓練威儀,變化氣質,因此在行門有:僧事功課、跑香、排班、打坐、出坡、經行等,皆依叢林規范一一教導,期使戒子從"習禪靜坐"中,滌塵靜慮,參我本來面目;從"經行跑香"中,訓練行進間的威儀;從"出坡作務"中,培養勤勞的習慣;從"禪凈共修"中,體驗參禪念佛的法樂;乃至從三餐過堂中,激發慚愧、感恩、惜福之心。

  解門:

  為使新戒如實瞭解"如何做一位出傢人",解門課程有:學佛行儀、梵唄習唱、認識依止常住、佛說出傢功德經、勸發菩提心文、人間佛教思想等課程。此外,並有佛經選讀,以引導戒子深入經藏,遨遊法海,開發佛慧。

  戒法:

  為使新戒身心清凈,如法受持戒律,從出傢典禮到正授,乃至舍戒儀式,一切均遵照傳統儀軌,如法進行,乃至講戒儀式亦完全遵循古禮,以開大座方式進行,肅穆隆重,期使新戒能體會出傢的殊勝、難得。

  佛事內容:

  灑凈:楊枝凈水贊、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和尚白水文、大悲咒、三皈依、回向。

  早課:楊枝凈水贊、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悲咒、觀世音菩薩偈、稱念觀音聖號、三皈依、回向。

  晚課:爐香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心經、拜願(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皈依、回向。

  戒定真香贊、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藥師贊、藥師偈、稱念藥師佛聖號、拜願、三皈依、回向。

  出傢剃度:大眾雲集、禮佛三拜、迎請和尚、唱香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導、懺悔發願、皈依、出傢說法、剃度、發願、和尚開導、回向。

  懺摩:大眾雲集、禮佛三拜、迎請和尚、唱香贊、大悲咒、開導、懺悔、勸囑、拜願、三皈依、回向。

  正授(傳授沙彌、式叉摩那戒):大眾雲集、禮佛三拜、迎請和尚、唱香贊、正請戒師、和尚開導、請聖、懺悔、受三皈羯磨、說戒相、傳衣缽具、聽教囑、回向、恭送和尚回寮。

  舍戒儀式:大眾雲集、禮佛三拜、爐香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新戒弟子白舍戒文、三皈依、回向。

  參加辦法:

  參加資格:凡對佛教具有正信、正見、身心健康,對僧團的生活有誠意學習的男女,符合年齡限制者,均可報名參加。

  舉辦日期:通常於每年寒、暑假舉行。

  費用:酌收教育費。(視各道場而定)

  衣單:男眾著僧服,女眾著式叉摩那服,得向主辦單位借用。

  自備物品:國民身份證、換洗衣物、盥洗用具。

  註意事項:

  作息隨眾,早上四點半聞板聲起床,晚上十點習禪後,聞板聲開大靜(就寢)。

  會期中持"金銀戒",所以貴重物品、金錢等,於進堂時,皆交由戒會保管,不得隨身攜帶。

  自備羅漢鞋。

  男眾受沙彌戒須剃發,女眾受式叉摩那戒不須剃發。

  修道期間一律禁語,違者掛饒舌牌。

  早、午齋過堂唱供養咒、結齋偈。

  正授後,持不非時食戒,藥石改為流質食物。

  凡參加者,須遵守戒會規約:

  生活:作息依號令,並確實遵守實行。

  動作迅速,保持肅靜;腳步放輕,威儀具足。

  逢人合掌說"阿彌陀佛"。

  起居、作息,依時正常,以不妨礙,不侵犯他人為原則。

  一切活動行止,不得超越結界區域。

  講堂:入座順序,必在講師前;離座安靜,必在講師後,不得無故缺席。

  靜心聽講,遠離妄想,態度誠懇,精神飽滿。

  齋堂:聞板聲排班,依序入座。

  一切依佛門儀規,要如儀用餐,不可隨意浪費。

  餐畢結齋後,順序離開。

  殿堂:不缺席,不遲到,不早退。

  隨眾唱誦,跪拜合掌,各有定規,不失威儀。

  進出殿堂,次序井然,不得散漫喧嘩。

  寢室:進出寮房要輕聲,隨手關門要謹慎。

  浴廁垃圾要清除,隨時保持整齊清潔。

  滴水如金,節約用水。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會客:無重大事故,盡量避免會客,以免有妨道業。

  必須會客時,應向服務臺登記。

  醫療:若有疾病,應告知引禮法師設法協助。

  五、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實踐。因此,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應該進一步發心求受凈戒,從受戒中得到清凈戒體,仰仗諸佛菩薩、龍天護持,進而精進向道,成就三無漏學。再者,戒為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戒的本質在於"不侵犯",從不侵犯他人中,完成自己身口意三業的清凈,這種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就是慈悲心的體現;戒也是摒除習氣,立志與貪瞋癡煩惱的魔軍相對抗,所以說受戒也是一種修行。

  戒,分為出傢戒與在傢戒。屬於在傢信眾受持的戒法有:五戒、菩薩戒和八關齋戒。受戒有什麼好處?

  可以增加信心:經由戒法的受持,可以對佛法的信仰更肯定。

  可以生出功德:受戒後,在天龍八部的護持下,自有好因好緣。

  可以產生力量:面對困難逆境,有勇氣去克服,處事也比較不會優柔寡斷。

  可以人生平安:因有願心的堅持,龍天護法的加被,自然就會平安。

  可以增加道念:發心修行,服務眾生,自能道念不退。

  可以慧由心生:有瞭戒法,可以約束放逸的身心,由內心慢慢生出智慧來。

  可以獲得尊重:受戒以後,可以受到長老大德的另眼看待,同道尊重及社會人士的尊敬。

  可以產生和諧:有瞭戒法,在團體中,容易跟大傢融和在一起。

  受持五戒

  任何一種宗教都有其應守的戒律,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也是根本戒。佛陀常贊五戒為"五大施"。五戒的殊勝是:

  五戒是做人根本道德。

  五戒是倫理基本德目。

  五戒是瞭生脫死的正因。

  比丘戒是由五戒升華境界。

  一切戒皆由五戒中分支開出。

  通常"佈施",是以身外物利人,隻稍有施舍心者,皆可以做到;"持戒",是以止惡行善的戒行來達到自心的清凈,比佈施更可貴。此不侵犯他人的功德,比佈施還大。

  所謂"五戒"是:

  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蚊蟲,都是殺生。不過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不殺生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是波羅夷(極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懺悔的;殺死蚊蟲,叫犯突吉羅(輕垢罪),屬於惡作。雖然一樣有罪,但跟殺人不一樣。

  此外,浪費時間,破壞東西,也屬殺生,因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同樣的,浪費物品也是殺生。

  戒殺生主要是在長養我們的慈悲心,有人說植物也有生命,為何可以吃?佛教認為動物有心識的反應,而植物隻有物理的反應,因此吃素不算殺生。

  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占為己有,就是偷盜。根據戒律,盜取價值五錢以上的偷盜行為,就犯瞭根本大戒。平時順手取用公傢信紙等,乃至借用東西不還,叫做不清凈行為;雖不是犯根本戒,但還是要負因果責任。凡將無主以外東西,私自據為己有,就犯瞭盜戒。

  不邪淫:邪淫是指合法夫妻關系以外的男女行為。如強奸、嫖妓、重婚、誘拐、販賣人口、妨害傢庭、強迫別人從事賣淫等有傷社會風化行為,都犯瞭邪淫戒。夫妻堅持不邪淫戒,傢庭就是個和樂的傢庭,社會就是守禮的社會。

  不妄語:就是不說虛妄不實的話。妄語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口、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諛奉承的綺語等。而妄語又有分:

  大妄語:指沒有證果的人說證果瞭,沒有神通說得到神通,這種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是大妄語。

  小妄語: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說非,非說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皆屬妄語。

  方便妄語:即善意的欺騙,為別人利益著想,或不想麻煩別人而說的妄語,即方便妄語。

  不飲酒:雖然明指為酒,但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失去理智,敗壞德行的物品,如大麻、鴉片、安非他命等,都是不飲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分開來講有五條,其實根本上講卻隻有一條:不侵犯眾生。人間的鬥爭、動亂、不安,主要就是由於彼此相互侵犯,不尊重他人而引起的。如果世間上每個人都能嚴持五戒,那麼人間凈土的理想就不難實現瞭。

  依經典記載,受持五戒有十種利益:滿足一切智。如佛所學而學。智者不

  毀。不退誓願。安住於行。棄舍生死。慕樂涅槃。得無纏心。得勝三昧。不乏信財。

  此外,能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佈施,自然能發財;不邪淫而尊重他人名節,自然傢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贊嘆他人,自然能得美譽;不喝酒而能遠離毒品,自然身體會健康,智慧清明。

  (一)受戒的程序:

  1.敷坐請師 2.戒師開導 3.請聖

  4.懺悔 5.問遮難 6.三番羯磨

  7.秉宣戒相 8.發願 9.勸囑

  10.回向

  (二)受戒的註意事項:

  1.傳授戒法者,唯有僧眾,且須具有十年以上戒臘,德學高尚者,方能擔任。

  2.乞受五戒,應以恭敬、懇切的心到寺院中求受,註意儀容整齊。

  3.受持五戒是盡形壽(即終身)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

  4.受戒後應該確實持守,並時常參加寺院的共修會或求受八關齋戒。

  5.不慎破戒是可以發露懺悔的,懺悔後,即得清凈;破見則如病入膏肓,無可救 藥。

  6.受戒後,可以再復戒。

  7.縵衣又稱禮懺衣,唯誦經、禮佛、拜懺、共修時可以披搭,除此,不可以任意穿著。

  受持八關齋戒

  受持八關齋戒的主要意義是為讓在傢信徒有機會培養出離心,過出傢清凈離欲的生活。這是佛陀慈悲特別開出的方便法門,讓在傢信徒播下出傢解脫的種子。一般的戒法都是要盡形壽終生受持,唯有八關齋戒的受持僅一日一夜。八關齋戒的前五支與五戒同,隻是將五戒中的不邪淫改為不淫戒,再加上"不坐臥高廣大床"、"不著花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及"不非時食",共八戒一齋,故名"八關齋戒"。

  在傢生活從"有"的上面著力去獲得需要,受持八關齋戒,過著出傢生活,是從"無"的上面入道。有,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無,是無限、無量、無窮、無盡。我們參加八關齋戒,學習忍耐、謙和、慎言、寬容、精進等等,過著德化的、樸實的、淡泊的宗教生活,以便能在佛法的生活上真正安住身心。受持八關齋戒的利益,據《大智度論》卷十三載:得福增多。惡鬼遠去。住處安穩。

  八戒雖僅一日一夜,如能精進受持,播下出世的種子,將來亦可成就佛果,是在傢佛子修行不可忽視的功課之一。

  (一)受戒的程序(佛光山八關齋戒儀規)

  1.大眾雲集,禮佛三拜。 5.開導戒法。 9.秉宣戒相。

  2.迎請和尚。 6.請聖證盟。 10.教發大願。

  3.上香。 7.懺悔業障。 11.護念咐囑。

  4.正請戒師白文。 8.三皈納體。

  (二)受戒的註意事項:

  1.八關齋戒屬於一日一夜戒,必須在寺院道場,由僧眾傳授。

  2.齋戒日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即: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等六日,若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兩日。目前寺院為方便工商社會人士之需要,大都將傳戒日期訂在星期日。

  3.雖是受持佛制的暫時出傢法,但受持者不披福田衣,僅披搭縵衣誦經禮佛即可。

  4.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

  5.衣著應樸素,不穿鮮艷華麗的衣服,不塗抹香水、胭脂,不穿短褲、短裙和拖鞋,也不宜帶貴重物品入寺。

  6.攜帶海青。(已受戒者,請備縵衣)

  7.於一日夜結束後舍戒,不同於五戒必須終身受持。但日後仍可以定期求受八關7.齋戒,不受次數的限制。

  8.持戒期間,要能摒除俗務,放下萬緣,專志修行。

  受持菩薩戒

  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菩薩戒"是含攝大乘菩薩道的戒法,發菩提心的佛弟子皆應受持菩薩戒,才能成就菩薩道,圓滿佛果。

  菩薩戒的殊勝處在於出傢、在傢皆可受持。凡是發心受持者,皆名為菩薩。菩薩戒的內容,涵蓋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項,是聚集持律儀、勤修善法和度眾生等三大法門,顯示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不作惡,更要積極修一切善法,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廣度無邊的眾生。有關菩薩戒法,雖有出傢(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傢(六重二十八輕戒)之別,但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所以退失菩提心,便失菩薩戒。

  正信佛弟子從發心學佛、持戒修善,更應由自利進而利他,由自度進而度人。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為菩薩的發心。在傢修行者,除自身修持外,更應發心修持菩薩行,即發心護法,協助法務進行,或作利益他人事業。所謂修菩薩行,不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

  菩薩六度的精神,是積極、懇切,而具有甚深意義的。這種微妙、深奧的道理,是佛陀在過去無量劫所親證修驗的。隻有信仰佛教的弟子們,才有機緣聞此大法,因此,一個正信的佛弟子,必須躬親實踐。護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間;以真誠懇切的態度去創造事業,福利社會人群。若能人人都信奉佛教,進而勤修六度法門,自利利他,則社會安定、國傢和樂、世界太平的理想凈土將不難實現。

  (一)受戒的程序:

  1.凈壇請師。 5.受四不壞信。 9.秉宣戒相。

  2.禮敬三寶。 6.悔三世罪。 10.回向。

  3.請師示戒。 7.教發大願。

  4.請聖。 8.正授戒體。

  (二)受戒的註意事項:

  1.菩薩戒隻有受法,沒有舍法。因"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而今求受,隻是長養熏發本具的戒德,是增上,而不是新得。

  2.退失菩提心,增上惡心,即破失菩薩戒。

  3.菩薩戒與五戒同樣可全部受持,或隨分受持,但不管全部受或隨分受,皆要發"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

  4.受持菩薩戒者要茹素,慈心不殺(菩薩道以大悲心為第一)。

  5.受持菩薩戒者,為效菩薩行,燃身供佛,故於手臂上燃戒疤供佛。但如因患糖尿病等特殊情況而不便燃戒疤者,可不必勉強。

  華香、木香皆有空間限制,但若受持凈戒者,身體合乎律儀,盡行世間一切善事,利益天下蒼生者,此"戒香"可以遍滿十方。

  修行的法門很多,不外念佛、禪坐、持戒、助人、禮拜、喜舍、佈施、正心、正念、行正道等等,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眾生的存在,而且肯為眾生做馬牛,為眾生服務。

  修行要"人性化",不要標新立異或故做神秘。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非不食人間煙火。修行非口號、形式,而是要將佛法運用到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用慈悲的語言應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用慈悲的面孔對人,用慈悲的手助人,用慈悲的心祝福人,生活中有佛法,才叫"修行"。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