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育樂篇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佛教教規禮儀 2022-09-13

  佛教育樂篇

  一、體育活動

  二、音樂

  三、書藝

  四、花和茶

  五、勞動

  六、修持

  自明清以來,佛教大都在寺院山林中以靜修為主,因此常給人沈寂冷漠,不食人間煙火之感。事實上,佛教是很生活化,很生動活潑,是充滿瞭蓬勃朝氣的宗教。佛教很重視現世生活的安樂,因此舉凡衣、食、住、行方面,都表現出積極的特性,例如:

  衣:僧服式樣莊嚴,依不同場合而有五衣、七衣、九衣之分。

  食:過堂用齋,使用應量器,合乎健康衛生之道。

  住:無論是齋堂、禮堂、佛殿,都講究通風采光。

  行:在交通不便的時代,除走路、行腳、雲遊外,也重視朝山。

  現代社會教育重視"五育並重",其實,佛教自古以來即是個"五育並重"的宗教:佛殿共修,重在德育;講堂聽經,重在智育;出坡作務,重在體育;僧團是六和合僧,重在群育;雕刻、繪畫、梵唄唱誦,重在美育。此外,佛教在育樂方面也有很多"寓教於樂"的修行法門。

  一、體育活動

  佛教向來註重運動,像傳統的朝山、每日的跑香、行腳雲遊、出坡作務等,都是舒展筋骨,鍛煉身體,培養耐力、毅力的好方法。

  1跑香

  在佛殿或禪堂,往返來回的行走,稱為"跑香"。俗雲:"飯後千步走,活到九十九。"一般於飯後跑香,可以訓練威儀,促進胃腸消化,增益健康;或於禪坐昏沈時,起而經行,活動筋骨,舒通血氣,使能安心坐禪,也是調和身心的方法之一。

  跑香時,身端頭正,頸靠衣領,雙眼平視,不東張西望,不昂首低頭,兩手以左七右三自然擺動,全身放松。轉彎時,右繞而行。跑香速度,由慢逐漸加快,快慢有序,以達威儀、健身之效。

  1朝山

  佛教徒到遠處名山大寺朝拜禮佛,稱之為"朝山"。經雲:"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三步一拜朝山不隻是身體跪拜於地,而且口稱佛號,意想佛的光明相好,所以是清凈三業的最佳修行。

  朝山禮佛可以廣結善緣、消除業障、折伏我慢、增進道心。星期假日,若能全傢一起朝山,既能使身心健康,信心增長,又可促進傢人之間的感情,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參閱"寺院巡禮篇")

  1雲遊

  一千傢飯,孤僧萬裡遊,

  為瞭生死事,乞化度春秋。

  自古以來,行者為尋師訪道,至諸方行腳參學,居無定所,有如浮雲般隨風飄遊,所以稱為"雲遊"。

  雲遊其實就是隨緣弘化,也是自我砥礪身心的修行。所謂"一步一腳印",古時候的禪者,他們行雲流水似的各處行腳、參訪、教化,那種隨遇而安,隨緣度化的風采,為人間樹立瞭聖賢的典范,就連赫赫尊榮的大清順治皇帝也不禁稱羨:"天下叢林飯似山,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這種芒鞋竹杖,以天下為傢的灑脫無礙,實在不是一個日理萬機的君王所能企及,難怪他要慨嘆"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傢半日閑"。

  雲遊,猶如出外旅行,尤其在緊張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偶而有休息的時間,有旅行的時間,對我們生命的再出發,再精進,是頗有用處的。出外旅行、參訪,其利益如下: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出外旅行,不論是接觸大自然,還是拓展人際關系,都能增進我們的知識。

  擴大心胸,放寬視野:當我們旅行、參訪時,要能用開闊的心胸、心量去接受外界的景觀、風俗習慣,擴大自己的視野,而且要能看得廣,看得寬,包含歷史的背景、地理的常識與社會的風俗人情。

  能動能靜,能近能遠:我們在旅行參學時,有時候要能靜,很靜態的去欣賞;有時候要能動,像爬山、涉水時,不計千裡迢迢。所謂能近能遠,是"近處的",我們要用心去研究;"遠處的",也不放過機會去瞭解。

  溪聲山色,任性遨遊:"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大自然給瞭我們許多的心得。比方說,一個參禪者,沒有參禪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要一直等到悟道之後,他才能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1佛教舞蹈

  舞蹈,對許多人來說,是與他人溝通的方法之一。舞蹈既是藝術,也是娛樂,透過舞蹈,舞者不用說一個字,就可表達出喜、怒、哀、樂等感情。舞蹈可以說故事,可以帶來歡樂、身心的輕松與友誼。

  在人類歷史中,舞蹈與宗教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八十華嚴》卷三十六載:"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文筆贊詠,歌舞妓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卷五十六亦雲:"菩薩摩訶薩到善巧方便究竟彼岸,心恒顧復一切眾生,,唯勤化度,,往來生死,如遊園觀,未曾暫起疲厭之心,或住一魔宮,或為釋天,乃至遊戲歌舞之法,悉皆示現,無不精巧。"由此可見,舞蹈也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之一。

  此外,自古以來,舞蹈也是一種供養,據《八十華嚴.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參訪普救眾生夜神,請教他如何修行,夜神述及過去世曾以歌舞供佛,佛陀放眉間光遍觸其身,因而得到法界方便不退藏解脫門。在《法華經.分別功德品》,佛陀說以"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贊頌"等供養佛塔的功德,等同受持讀誦經典者。

  在佛法中,舞蹈不但是供養之一,佛法要普遍深入民間,舞蹈也是不可或缺的方便之一。

  印度自古已見舞蹈之記錄。今由佛傳文學中描寫的宮廷歌舞,可以知道在佛陀時代已經普遍流行。例如由馬鳴所編的佛劇"舍利弗之所說",戒日王編的"龍王之喜",或從本生譚文學的記載與描述,乃至山琦遺跡的雕刻、阿薑塔石窟的壁畫等,都可以瞭解佛教徒舞蹈的情形。

  另外在西藏的喇嘛教,有專門用於祭禮的舞蹈,舞者頭戴鬼、獸等面具,身著華麗的服飾,舞姿亦有優美如天女者。其種類有供養舞、地鎮舞(奠基儀式之舞)、拂惡鬼舞等。

  韓國佛教,僧舞的起源極早,至少在高麗時代即有此一佛教舞蹈存在。華嚴宗元曉大師曾經以瓢作成面具,取名為"無礙",帶著它到各村莊邊歌邊舞,弘傳佛教。

  因此,各地的村民雖無學識,卻都知道佛號,而且都能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元曉大師藉著在舞蹈中念佛,而將佛陀的慈悲散播到社會大眾的心田,希望大眾在佛力的加持下,能夠得到自在無礙。

  於李朝時代(一三九二|一八九七),梵唄極為盛行,佛教舞蹈"僧舞"亦隨之大為流行。李朝時代最值得矚目的佛教舞蹈,即世祖時的"蓮花臺舞"。此蓮花臺舞乃世祖五年(一四六○)時制作,據《慵齋叢話》一書記載:先於舞臺佈置香山、池塘等,復於周圍繪上彩花圖樣,懸掛燈籠,東西二邊並安置兩對蓮花,舞妓即於其中翩翩而舞,其間並有吟唱南無阿彌陀佛或觀音贊等佛偈以應和者。李朝末年,佛教界更大力推廣梵唄與"施風舞"。

  在日本,經印度、西域、中國、韓國而傳入的舞蹈,常被用為佛教儀式、供養、佈教之具,而發展成為一套獨特的佛教舞蹈。例如伎樂乃推古朝從百濟傳入的無言假 面舞樂,聖德太子以之為佛教舞樂加以獎勵。聖武朝,印度婆羅門僧菩提仙那與林邑僧佛哲至日本,傳授源於印度的"林邑八樂",由是日本佛教舞樂隆盛。林邑八樂即:菩薩、迦陵頻、陵王、安摩與二舞、倍臚、拔頭、胡飲酒、萬秋樂等,都是取自於佛教的材料。此外,唐樂的"散手破陣樂",也屬於佛教舞樂的一種。

  此外,佛教僧侶為教化民眾而發展出特殊的佈教舞蹈,即一面念佛,一面詠唱和贊,復敲叩鐘鼓,舞之蹈之,此類佈教舞蹈統稱為念佛踴、念佛躍、踴念佛、踴躍念佛、歡喜念佛。如天臺宗的空也所創的空也念佛(又稱叩念佛)、時宗開祖一遍的踴念佛、唱詠《法華經》經題而舞踴的題目踴、京都修學院的大日踴、盂蘭盆會時的盆踴等,都是佛教舞蹈結合日本鄉土藝術所呈現的民俗舞蹈。

  我國素稱"禮樂之邦",早在堯舜之世,我國先民就用禮樂來教育民眾;禮樂就是舞蹈與音樂。古代的舞蹈教育,"蓋動蕩之,鼓舞之,使自得之,其陶冶之功,感之最深"。中國的舞蹈雖然隨著時代和環境的變遷,由神聖的觀念,教育的價值,進入藝術的舞蹈境界,乃至溶含於戲劇,流入於民間,但在中國佛教的弘傳史上,卻未見被用於弘法佈教。有鑒於此,星雲為弘法利生的方便,把舞蹈帶入佛學講座、禪凈密三修法會、等大型佈教活動,使與會的大眾沐浴在聖潔、歡娛的氣氛中,打破瞭教界的保守沈寂,助長說法的效果。

  一九九六年夏天,由佛光山僧眾所編的"僧舞"在國傢戲劇院演出,回響熱烈,更締造瞭中國佛教弘法的新紀元。

  1佛光操

  體操,不同於其他遊戲、舞蹈等運動,它是依據人類生活的需要所創造的人為運動。體操的起源很早,在我國商、周時代及古希臘時代,人類已有各種健身體操和醫療體操。近代更有依據生理學和解剖學而創設的各種體操,佛門也有所謂的健身羅漢操、佛光操等。

  佛光操是簡單易學的體操形式,融合運動、健身於一身,是老少咸宜,不受場地空間限制的動態活動之一。佛光山多年來所舉辦的各種夏令營、冬令營、禪修活動中,每於晨間安排有佛光操,甚受學員喜愛。其各式動作如下:

  交叉壓腿:采蹲姿,雙手按膝,右腳先壓向左邊,右膝蓋觸地,臀部坐上右小腿。再換左腳,方法同右腳模式。左右方向各作四次。

  並步轉膝:采半蹲姿,兩手各按膝蓋,先向左邊旋轉一圈,再換右邊轉,左右方向各作四次。

  蹲身弓步:采蹲姿,左腳跪地,右腳再伸直,身體盡量右彎,並以右手碰觸右腳趾。再換左腳伸直,身體盡量右彎,並以左手碰觸左腳趾,左右方向各作四次。

  左右彎腰:采立姿,手指交錯反轉托天,腰部以下不動,先向左方向側彎稍停片刻,再挺直身軀,再換右方向側彎,吐氣雙手徐徐放下。左右方向各作四次。

  仰天去濁:采立姿,先以掌心搓熱之熱氣,彎身搓擦後腰數下,再雙手叉後腰,仰身大聲吐氣(可以阿字喊出),最後彎腰雙手壓地,共做四次。

  俯身松背:采立姿,彎腰先以右手碰左腳掌,頭向左上方看稍停片刻,做完後再換左手碰右腳掌,左右方向各做四次。

  托天旋轉:采立姿,手指交錯反轉托天,腰部以下不動,先向左邊扭轉一次稍停片刻,回復中間,再向右邊扭轉,雙手向下劃開配合吐氣,共做四次。

  展臂入空:雙手合掌采弓箭步(先右腳出),左右手各做蓮花指,左手上舉,右手掌反轉,並轉頭向後看右手。再合掌換左腳出,右手上舉,左手掌反轉,並轉頭向後看左手。左右方向各作四次。

  系趾提身:采蹲姿,雙手拉住腳大拇指,雙腳不能彎曲,低頭吸氣起身稍停片刻,再徐徐蹲下吐氣,共作四次。

  松轉捶肩:采蹲馬步,雙臂放柔,以輕松自然方式左右擺動拍身,由腰至背數次。

  定點環繞:雙腳張開,彎腰雙手自然垂直,依序左右大幅度畫圈各作四次。

  動頸松椎:采立姿,全身放松,頭部依序前後、左右、兩側方向運動,再左右方向旋轉,所有動作均作四次。

  各式動作註意事項:

  呼吸采取自然,若喘氣時,可先吐氣調勻,再做其他動作。每個動作都要以幅度大、仔細緩慢為要。若有些動作因柔軟度不夠,而無法依標準做到時,請勿勉強,以免受傷。

  1拳術

  拳術是國術的一種,前人演練國術,大都重在應敵,今日則兼重運動,而一般較常見的是少林拳。少林拳得名少林寺,據聞過去少林寺的山門隻能進去,不能出來,除非你的功夫能越過那四周的高墻,否則不能走出山門,也就是說,你有能力跳躍出此高墻,出瞭山門才不會丟瞭少林寺的顏面。因此,少林寺的武功至今仍非常流行。

  少林拳相傳為北魏達摩大師所創,被認為是古代僧人結合健身和技擊術,博采眾長而成。它的特點是套路緊湊,攻防嚴密,招勢多變,具有先發制人,以剛克柔的特征。

  拳術具有強健體魄的作用,對偏重智識教育的今日社會,拳道是值得發揚的傳統體育。

  二、音樂

  音樂,在佛陀時代已是諸供養之一,供養音樂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大寶積經.無垢施菩薩應辯會》載,凡是以伎樂、香花等供養三寶,得以成就三十二相。在(阿闍世王子會),有阿闍世王子請問佛陀如何成就天耳,佛陀回答王子:"奉樂成天耳。"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也說,凡是至誠佈施微妙音樂,能夠得到天耳清凈。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佛陀受文殊師利菩薩的邀請,講說前世所作功德,佛陀說:"菩薩世世持好音樂樂於佛及塔,用是故,佛為諸弟子說經,滿一佛界中人悉遍聞之。"又說:"菩薩世世持諸音樂、雜香華供養佛及塔,用是故,佛入城時,城中諸音樂不鼓而自鳴。"

  佛教音樂推自印度佛陀時代,其後,馬鳴菩薩於華氏城作戲曲"賴吒和羅",度化五百位王子出傢。佛教流傳到中國來,最早的弘揚方法系佛經的講說和翻譯。後來,古德為瞭使佛法更加普及到廣大的群眾中,便采用瞭更多的弘化方法,如:經文的朗誦,梵唄的唱誦,把經文敷演成通俗故事等,其中經文的朗誦及梵唄的歌誦,就是今日為大傢所熟知的佛教音樂。

  1梵唄

  佛教音樂最早是梵唄,"梵"是大梵天的音樂,"唄"是清凈,所以梵唄真正是從天上傳下來的音樂。它的音韻不會使人跳躍,而是在寧靜安詳中擴大自己和升華自己。因此,"梵唄"音樂主要是用來贊美佛陀的,後來則應用在傳教和弘法之上,進而作為修持之用。

  《法華經》雲:"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又雲:"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共成佛道。"可見以音聲歌唄來表達對佛教的感情,乃至於廣行教化,均有其重要意義和作用。

  梵唄,是用清凈的曲調來贊頌十方諸佛菩薩功德,或歌詠真理貝葉法言,具有"正直、和雅、清澈、深滿、周遍遠聞"等五種性質。在《十誦律》中,佛陀曾贊許跋提比丘:"聽汝作聲唄,唄有五種利益:身體不疲、不忘所憶、心不疲勞、聲音不壞、言語易解。"《南海寄歸內法傳》也說,學習梵唄有六種功德:能知佛德深遠;體制文之次第;令舌根清凈;得胸臟開通;處眾不惶;長命無病。因此,梵唄不但富含宗教價值,也深具普遍特色,更重要的是,它在展現誠敬和攝心息念時,形成一股偉大的感動力量。

  梵唄之所以能流傳久遠,也就在於這份深切的感動力量,不但提升瞭宗教情操,對於凈化心靈,亦極具潛移默化之功,因此能發揮利樂眾生的廣大效果。尤其中國傳統梵唄海潮音唱腔,蘊涵優雅莊嚴的氣氛,在佛教音樂中更占有重要地位。惜乎近因曲高和寡,而經懺之流在迎合世俗的風氣下,偏離瞭莊重和雅的本質,遂使心靈共鳴的效果漸趨幽微。有鑒於此,我在一九四九年來到臺灣後,即不斷用心於佛教音樂的推廣,在發揚傳統梵唄方面更是戮力以赴。

  一九六一年,我率領宜蘭青年歌詠隊,灌制瞭全臺灣第一張佛教唱片,各方反應十分熱烈,給予我無限的信心。一九七九年元月,佛光山假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佛教梵唄音樂弘法大會",同時出版"梵唄聖歌錄音帶",也都獲得瞭廣大的回響。當時我們邀請名音樂傢呂炳川教授親臨指導,與中國佛教研究院的八十名學生,齊集在佛光山大雄寶殿共同錄音,當清凈美妙的梵音一頃而出時,在場的每一個人仿佛聽到瞭天樂,如海潮連波般,回旋蕩漾在偌大的殿堂中。大傢在驚嘆之餘,都深深感到這些發自肺腑的音聲,已不單純是佛教梵唄,更是一種震撼心靈的藝術結晶。

  自該項錄音帶發行以後,傳統海潮音唱腔的佛教梵唄逐漸在臺灣勃興起來,利用梵唄音樂弘法者也日益增多。佛光山繼一九九○年五月,假國父紀念館舉行的"佛教梵唄音樂弘法大會"再一次造成轟動以後,又於一九九二年三月,假臺北國傢音樂廳推出"梵音海潮音弘法大會",這是國內第一次將佛教的梵唄音樂帶入國傢音樂殿堂,也顯示出佛教梵唄音樂普遍受到國人的肯定與推崇。

  1佛歌

  佛歌是佛教聖歌的簡稱。佛教的梵唄雖然莊嚴,但是一般信徒大眾不易學習,無法通俗化。為瞭使佛教音樂更大眾化,真正發揮"以音聲作佛事"之功,早在四十幾年前,我與煮雲法師及臺北工專教授吳居徹、宜蘭通訊兵學校教授楊勇溥和李中和、蕭滬音教授等人,就為現代佛教聖歌寫下瞭不少詞曲,漸次推動佛教音樂。尤其早在民國四十六年(一九五七),星雲在臺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時,除出版許多佛教書籍外,並且錄制瞭佛教史上第一張唱片,造成空前轟動,被稱為劃時代的創舉。

  及至今日,佛教音樂已在社會上廣為流行,數年前佛光山的"三寶頌"問世以後,短短兩三年內,佛歌錄音帶在海內海外各地流通達數十萬卷以上,可見佛教音樂已融入世人的生活中,普為大眾所喜愛瞭。

  1合唱

  佛教聖歌的推出,除瞭藉歌宣揚教理以外,更希望吸引年輕人學佛。三、四十年前,我在宜蘭雷音寺組織歌詠隊時,曾遭到多人的非議,認為太世俗、太叛逆。其實年輕人如果不用唱歌來"吸引"他們,是不會入佛門的,因此,我還是成立瞭"佛教歌詠隊",透過合唱團,讓佛教走進社會,融入生活,並且吸引瞭不少愛好歌唱的青年人進入佛門。

  佛光山叢林學院更突破傳統,首度於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在國父紀念館 舉行"梵唄音樂會",八十一年起,每年在臺北國傢音樂廳和國傢戲劇院表演"梵音樂舞",進而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為佛教音樂譜出優美的樂章,讓佛教音樂從修持儀禮的殿堂,走向社會高尚音樂的領域,寫下佛教史上嶄新的一頁。

  1法器

  廣義而言,凡寺院內有關莊嚴佛壇,用於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的念珠、錫杖等修道資具,統稱為法器。又稱佛器、佛具、道具。狹義言之,特指放置於佛前的一般常見法器,如大磬、引磬、木魚、鐺子、鉿子、鈴鼓、鐃鈸、手鼓等。法器的功用在於唱贊或誦經時,以法器領導大眾配合節拍,唱誦如法,令人生起肅然起敬之心。因此,這些佛門的法器配合贊誦梵音的板眼敲擊,起落、快慢、轉合有序,其聲音在樂器中別有風味,聽到耳裡,好像置身於另一個清涼的境界裡,令人息下許多塵念。

  1國樂

  在佛教的法會唱誦中,如焰口佛事、水陸法會等,多使用國樂器以達弘法之效。

  近年來由於佛教音樂已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熱潮,許多愛好音樂人士,遂利用各種樂器,重新詮釋佛曲。

  在樂器中,以國樂最能將佛曲中悠遠空靈的意境表達出來。國樂器大致可分為三類:

  敲擊樂器:如磬、鐘、鼓、鑼、木魚等。

  吹奏樂器:如蕭、管、笛子、笙、嗩吶等。

  弦樂器:如胡琴、揚琴、古箏、琵琶、月琴等。

  透過悠揚的樂音,使得佛教樂曲更具有陶冶性情、變化氣質的功用。

  1俗講

  佛教東傳中土,繼經典的大量傳譯之後,部分佛教徒開始致力於佛法的普及,於開講佛經時,盡量改編為通俗的故事體裁,甚至配以通俗音樂吟唱之,此種講經法會稱為"俗講",盛行於唐朝、五代。

  據《續高僧傳》卷二十︿善伏傳﹀載,善伏於貞觀三年(六二九)曾在常州義興(江蘇宜興)聽俗講,其後皈依佛教。可知俗講在貞觀年間在常州地方即已開講。有唐一代,俗講普及於各地,在長安,有奉敕令而舉行一個月者,也有於地方寺院舉行短期的俗講者。所開講的經,較常見的有《法華》、《涅槃》、《金剛》、《華嚴》、《般若》等大乘經典。又敦煌文獻記載,我國邊疆地區俗講也十分普及。

  俗講的程序,先打鐘,大眾依序入堂,講師隨後入堂,其後大眾合聲唱佛名,復有一僧舉聲唱梵贊,大眾唱和。其後唱押座文,再次開經、開贊、懺悔、贊嘆、解釋經題、入經說緣喻、申贊嘆、回向發願

  此俗講後來又演變為純粹以"說唱"故事為主的"講經變文",更趨於通俗化,而孕育出我國白話文學的先河。

  俗講是以"因時制宜、隨類化俗"為主要的方法,以達寓教於樂的目的。

  由上述佛教的梵唄、聖歌,乃至俗講,可見佛法的弘傳,音樂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音樂是和諧的語言,今後發展必與人生有密切關系,對陶情養性有莫大的功用,將佛教音樂帶入每個傢庭,必能充實我們的生活。

  三、書藝

  1書法

  我國文字起源極早,起初,文字隻是一種工具,直到東漢末年,書法才成為一種藝術。經過歷代書法傢不斷的創造發展,藉著文字的結構,用墨的濃淡,落筆的輕重,整體的神韻,使書法成為我國特有的一門藝術。

  因此,自古以來,童子無不習筆墨,而文人、士大夫也以揮毫詩文為雅事,延續千餘年,直至民國以後,書寫文具發達,印刷快速,毛筆漸遭揚棄,書法也因而慢慢不被重視。

  書法除瞭註重書寫的方法和技巧外,特別講求個人的修養與精神境界,從事書法活動,可以怡情養性,修養品德,古有"字如其人"之說,所以書法對修身養性具有莫大的功效。又書法對於保存文獻,表情達意也有莫大的功效。例如西安城南的"碑林",保存有書法名傢王羲之、顏真卿、褚遂良等人的墨寶,其文體有篆書、楷書、行書等。其中七十多塊的唐朝石碑,記載佛塔寺院的興衰,或述說高僧的事跡,是佛教史上的寶貴資料。

  書法不僅能以文字演說佛法,更能表現出修行佛法的修養,歷代高僧大德多習得一手好字,例如唐朝懷素大師於大歷年間完成自敘帖、千金帖、聖母帖、藏真帖、律公帖、食魚帖、苦筍帖等。所書帖跡流傳於世,人稱瑰寶。師善於草書,尤以狂草出名,有草書《四十二章經》傳世。王羲之則書寫《心經》與人結緣。又如民初的弘一大師,善書法,常以寫字與人結緣,頗收度眾之效。

  近年來,抱著結緣的心態,我常寫毛筆字與信眾結緣。常有人問我,如何練字?

  古時,懷素曾因夜聞嘉陵江水聲而草書更佳,張旭曾見公主、挑夫爭路而筆勢益俊,吳道子曾看斐旻舞劍而成東都天宮寺巨作,王羲之更因見鵝戲水而悟出書法之道。在我緊湊的行程裡,那有時間練字?從來沒有練過字的我,隻是在下筆時,多一分祝願而已。

  1抄經

  《法苑珠林》載:"受持一偈,福利弘深;書寫一言,功超數劫。是以迦葉頂受,靡吝剝皮;薩陀心樂,無辭灑血。"

  經典是甘露之初門,入道之終德。法是清涼,法是妙藥,法是眾生真善知識。佛陀過去世為瞭求法,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析骨為筆,為眾生至誠求法,《法華經》載,若有書寫經典,可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等。《普曜經》則說書寫經典,可得普解一切諸法,得總持藏,得辯才藏,得甚深法藏等功德。在《大般若經》等各經典中,一再贊揚書寫流通法寶的功德無量無邊。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教義為大眾所接受,民間普遍流行抄經以流通佛典,乃至將抄經視為修行。

  宋代以前,印刷術未昌盛,經書的獲得與流通,全靠抄寫,所以出資雇用專人抄寫,或自己發願抄寫,都屬一種功德。羅什門下四傑之一的僧肇大師,年輕時傢貧,為人抄經而與佛法結下深刻的因緣。尤其個人抄經時,意識集中,一切雜念俱消,經常抄經可保持心平氣和,身體諸多病痛,可逐漸消除。

  無著菩薩曾說抄經有五種功德:如來親近;攝福德;贊嘆法及修行;天等供養;滅罪。

  佛光山設有抄經堂,供全世界的有緣人來山抄經修持。信徒在傢亦可自行抄經,其方法為:在幹凈的桌上備妥文房四寶、經本,燃一柱清香,於桌前正心端坐,雙手合掌,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開經偈,而後開始抄經。抄經時要虔誠恭敬,若能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必有不可思議的收獲。

  1繪畫

  繪畫是造型藝術的一種,以紙、絹、佈等材料,用線條及色彩來反映世間各種事物的形象。

  印度自古即有以畫為業者,如《雜阿含經》卷二載:"譬如畫師、畫師弟子,善治素地,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佛教的繪畫遠自佛陀住世時就已經應用於寺院中,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十七載:"給孤長者施園之後作如是念:"若不彩畫,便不端嚴。佛若許者,我欲莊飾。"即往白佛,佛言:"隨意當畫。"佛言:"長者!於門兩頰應作執杖藥叉,次旁一面作六神通變,又於一面畫作

  五趣生死之輪,簷下畫作本生事於瞻病堂畫如來像躬自看病。""佛陀住世時,佛教壁畫已是莊嚴寺院道場的重要藝術。後世佛弟子更將佛菩薩聖像繪於紙、絹、壁上,以為供養、禮拜之用。

  《法華經.方便品》說:"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如是諸人等,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信佛、禮佛、學佛、畫佛,將來必能成佛。

  自古以來,佛弟子即將繪畫視為修行,印度阿薑塔石窟留有許多珍貴的繪畫,它不僅是印度藝術的寶庫,也是中亞、中國、日本佛教藝術的源流。

  佛教繪畫由印度傳入中國以後,到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繪畫幾乎成瞭整個繪畫藝術的中心,相繼出現瞭許多擅長佛畫的名傢,如東吳的曹不興、東晉的顧愷之等。中國的佛教繪畫,大體上可以分為像和圖兩大類。像主要是佛像、菩薩像、護法神像、高僧像等;圖則有佛傳圖、本生圖、經變圖、故事圖等。

  我國佛畫也早在古時即已流行,如《佛祖統紀》卷三十六載,東晉太寧元年,明帝在大內樂賢堂繪釋迦如來像,《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傳載,苻堅遣使至外國,送金縷繡像及織成像各一張。至宋、齊以後,雕像盛行,織刺繡像亦流行。

  我國歷代名傢多作寺院壁畫,尤其在南北朝、隋、唐時代,當時的畫傢若被任命繪制寺院壁畫,必引以為一生中之殊榮,著名的畫傢有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袁子昂、吳道子、李公麟等。"畫聖"吳道子一生所作壁畫,僅在長安和洛陽的寺院中便有三百多間。尤其他在長安所畫的地獄變相,度化許多屠夫改業,其作品之感人可見一斑。

  此外,我國禪僧的水墨畫也是中國藝術的奇葩,至今仍為畫界所重,著名的禪畫代表者有牧谿、梁楷、石濤、八大山人等。

  我國的敦煌石窟以壁畫名聞中外,甚受東、西方人士的重視,紛紛從事研究,迄今已有"敦煌學"成立。從欣賞造型莊嚴的佛像,在空中自由翱翔的飛天,或奏樂高歌,或普雨天華,其姿態之輕盈,神情之優雅,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在中國繪畫史上,佛教繪畫不僅創造瞭許多至今仍有審美價值的優秀作品,而且豐富瞭中國繪畫的題材,創造瞭繪畫的新形式。

  1雕刻

  雕刻的種類很多,有玉雕、牙雕、木雕、石雕、竹雕、泥雕、漆雕等。印度雕刻藝術的遺品中,最著名的是阿薑塔石窟,石窟內部多壁畫,外部則多雕刻,人物表情均極莊嚴生動。阿富汗喀什米爾的巴米羊遺跡保存瞭世界著名的崖壁大佛像,高達五十二公尺餘。餘如柬甫寨的安哥窟、爪哇的婆羅浮圖皆有雕造精湛的石雕藝術。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石刻藝術便以佛像為主流,石窟自北魏至隋唐都很發達,具有獨特風格。我國歷代所鑿造的石窟中有大量的佛像,以大同雲岡石窟最奇偉,是屬於北魏、隋朝的遺跡。龍門石窟是繼雲岡石窟後,陸續開鑿,現存石窟千餘個,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藝術的重要資料。四川樂山大佛為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南京棲霞山的千佛巖為南朝唯一的石窟,在佛教藝術史上頗為珍貴。

  石雕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豐富美化我們的心靈。

  中國歷代各種版本的大藏經,即是木刻結合書法的藝術精品。石經也是佛教雕刻中重要的一環,古代高僧大德為瞭正法久住而刻石經,常見的有四種形式:

  摩崖石經,刻在自然山崖上。

  石柱石經,刻在石柱上,藏於洞中。

  經幢石經,刻在經幢上,幢蓋和幢座上往往有浮雕的人物及其他圖案,立在寺廟中。

  碑版石經,刻於碑版,鑲嵌在寺院墻壁或貯藏在山洞中的石經。

  我國石經現存以北齊為最古,規模則以河北房山石經為最大,刻佛經數千卷。朝鮮、日本亦有石刻,惟數量較少。

  中國佛教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寶藏,其中不乏雕刻藝術,如:雲岡、龍門、響堂山、麥積山石窟等,而中國偉大的佛教雕刻,也就保存在這些歷代所開鑿的洞窟之中,洞窟藝術也可以說就是佛教藝術的代名詞。

  1塑像

  塑像也是雕刻藝術之一,所使用的材料通常包括黏土、石膏、蠟、水泥、鋼筋等,近代更有玻璃雕、銅雕及其他金屬。制作過程較為繁復,工具除瞭一般雕刻器具外,兼及熔爐、焊接器等,以塑造出想像的立體形象,稱為"塑像"。塑像與雕刻、繪畫一樣,同在佛教藝術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平時所見的塑像作品,除佛像外,尚有各式各樣的藝術創作。

  佛陀時代即有塑像的記載,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十一載:"譬如塑師或彼弟子,先用木作其相狀,次以繩纏,後安諸泥以成形像。"另於《釋迦方志》亦載:"寺有涅槃臥素佛,長千餘尺,亦金寶莊之。"近年於中央亞細亞亦發現大量的塑像遺品,其中有造於二三世紀頃的諸天部頭像、七八世紀間所造的立佛像、菩薩像。我國最早有塑佛像的記載見於《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上有"宋明帝陳太妃造*輪寺大泥像並宣福臥像記"等十九字。其後,歷代塑像之風頗盛。於今敦煌千佛洞中,即遺有多數唐宋時代所雕塑的佛像。隋唐時期是我國雕塑藝術史上燦爛輝煌的時代,作品奇藝駢羅,優秀雕塑傢輩出;於日本,天平年間是塑像的最盛時期,傳留至今,較著名的遺品有法隆寺五重塔內之塑像群、東大寺三月堂的日光、月光兩菩薩及執金剛神、新藥師寺的十二神將等。

  佛和菩薩的塑像除瞭體現佛陀的慈悲、威德之外,更能引導大眾皈依佛法,如:北齊《都邑師道興造石像記並治疾方》載:"敬造釋迦石像一軀,欲使崇真之士,指歸瞻依;慕法之徒,從茲解悟。"梁慧皎《興福論》也說:"道藉人弘,神由物感,豈曰虛者!是以祭神如神在,則神道交矣;敬像如敬佛,則法身應矣。"

  古德說:"佛在世時我沈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自從佛陀應身的金容涅槃以後,佛陀莊嚴的相好,慈悲的金容,初學者隻有從聖像上才可以稍有認識。

  聖像之中,有的是坐著,有的是立著,甚至還有是臥著的。無論是木石雕刻的、金屬鑄造的、絹紙畫印的,或是坐著的、立著的、臥著的,總是表現佛陀的慈悲莊嚴、崇高偉大,令人一見就會生起仰慕之思。

  我們修行,應該要有目標,佛菩薩的聖像可以啟發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的修持,當我們瞻仰佛陀慈悲的聖像,心中頓息貪瞋的妄念,當我們禮拜佛陀莊嚴的相好,行為自然就端正不敢放逸。"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對聖像恭敬頂禮就會有所感應。

  1圍棋

  《博物志》上說:"堯造圍棋,丹朱善棋。"魏晉南北朝時,玄學清談之風盛行,下圍棋成為文人雅士修心養性的方法之一。

  圍棋是諸多棋類中,較具動腦益智,磨煉思惟,培養沈著機智,辨別輕重緩急習性的一種棋藝。尤其下圍棋須沈著冷靜,思路清晰,此與參禪同具澄心靜慮之效,因此古代禪師與文人雅士談禪論道之餘,也不忘對奕一棋,體會另一種禪。

  四、花和茶

  諸佛菩薩之間相互問候,多以花來表達,《大般若經》中,十方諸佛派遣菩薩到娑婆世界向釋尊問訊,都是手持金色蓮花供養佛陀。

  《華手經》中,十方諸佛以蓮花授與該國土菩薩,作為供養釋迦牟尼佛之用,花供養的意義深遠。

  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諸天贊嘆,雨眾妙華,以散其上,花是贊美的表征。

  花不但是供養之具,花也是諸佛國土不可或缺的莊嚴具,如《無量壽經》卷上載,極樂國土以天優羅華、曇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莊嚴。

  花是大自然中最美的生命,花是生活中最好的莊嚴,花也是一個人生的寫照。花與佛教有很深的因緣,在佛經中,有許多與花有關的典故和用語,例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一花一世界、一花開五葉、花開見佛、花果自成、花開蓮現、九品蓮花等等,甚至大乘佛教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妙法蓮華經》,也以蓮花來象征佛法是無上甚深微妙的真理,表示佛法像蓮花一樣清凈、善美!

  此外,茶與佛教的淵源也是極為深厚,在禪宗要典《景德傳燈錄》中提到飲茶之處便有近百處之多,尤其在禪門裡有專門司掌茶役的"茶頭",乃至堂頭和尚請眾用茶時,為通告僧眾,必須張貼"茶湯榜"、擊"茶鼓"等禮節。茶湯之禮乃叢林重要行事,有"普茶"、"特為茶"等。有名的"趙州茶"更說明茶道中蘊涵禪機無限。

  1種花

  自古以來,寺院一直是社會大眾遠離塵囂煩擾的最佳休閑去處。寺院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寺院的環境寧靜優雅,花木扶疏,不但殿宇輝煌,朱簷碧瓦,更有蒼翠蓊鬱的花木相輝映,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因此叢林中特設有園頭,專門負責種花蒔草,一者美化環境,供養大眾,再者種花也是一種修行。

  花如人生,人生如花,易凋易謝,最能表現人生無常的百態。花是美的象征,生活在緊張忙碌的今日社會,種花正可以賞心悅目,調劑身心。

  1供花

  花,在佛門中,若獻於佛、菩薩前,稱為"獻花";將花散佈則稱為"散華"。

  花的供養為佛門儀式之一。供花是將鮮花用器皿供養於佛前。佛教以花供養佛菩薩,有四點意義:

  表示對佛陀的尊敬。

  表示對佛陀的奉獻。

  表示對佛陀的感恩。

  表示學習佛陀的教化,以佛為師。

  經典中羅列供華的種種功德果報,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雲:"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

  1插花

  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帶來以鮮花供佛的觀念和儀式,後來漸漸衍生出中國的插花藝術。所以中國花藝和佛教的供花,也有著很深的淵源。

  插花有各種流派,如日本的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日新流,古松流等,中國插花則有六大器型花和禪花以及西洋花等。

  中國的插花,一向不重在奇,而重樸素淡雅,尤其花本來就生長在天地間,俯拾即是花材。一盆花,隻要枝枝葉葉一陪襯,就能把意境烘托出來,所以我覺得中國的插花應該走自己的道路,能夠讓花表現出生命、意境、真理,這就是中國流,就是佛光流。

  佛教講眾生得度有六個方法,稱為"六度"。從一朵花中,其實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佈施:花開展現美麗的姿容,令人一見心生愉悅,帶給人歡喜,因此它有佈施的精神。

  持戒:花總在一定的時節、范圍綻放,不像葛藤會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不侵犯別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忍辱:花開須經種子深埋土裡一段時日的蘊育,其間必須忍受黑暗、潮濕、寂寞,而後抽芽。甚至開花後,還要耐得住風霜雨雪,乃至蜂蝶采蜜時的傷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精進:一朵花,不管花期長短、久暫,總是努力散佈花的芬芳美味,展現它最美的一面。即使謝瞭,仍舊化作春泥更護花,甚至留下種子,為繼起的生命而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進的精神。

  禪定:花靜靜的開放,表現出寧靜、祥和、安忍的氣質,這就是禪定的境界。

  般若:花有各種顏色、大小、香味,千變萬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蘊含無限的智慧,值得探討。

  因此,我覺得一個人若能懂得欣賞花的美,必能升華精神生活。甚至我覺得修行也不一定是誦經、拜佛,才是修行;能夠從賞花、看花中獲得啟示,這也是一種修行。甚至有許多的祖師大德在觀看花開花謝的變化無常中,明心見性。

  花在佛法中,也有其意境,如:百花銜鳥、夢幻空華、空花水月、南泉的庭前花等,佛教把花的精神更為提升瞭。

  1茶道

  早在四千多年前,嚐百草的神農氏就發現瞭苦茶這種植物,但先是以茶為藥,後來才作為清熱解毒的飲料。三國時,華佗在《食論》中已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

  三國兩晉時,不但民間已有飲茶習慣,並逐漸傳入宮廷。宮廷以茶待客,始自吳末帝孫皓。至唐,飲茶的風氣更盛,這是由於僧人坐禪,以此醒神而驅睡意,此後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並影響到京師和全國各地,道俗皆飲。

  《唐書》上說,唐時有位陸羽,嗜茶如命,他用瞭畢生精力專心致志地探索茶的源本、植制、采造方法、工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茶葉科學傢。並寫瞭一部研究茶的專書《茶經》,分為三卷,集中瞭我國人民長期經營茶樹的實踐經驗,內容豐富,見解精到,光是烹茶用的器具,就記載有二十四種。

  所以"茶旗經雨展,石帶雲尖"是有其淵源歷史的。

  中國人註重飲茶,重視品茗的藝術,客至必以茶示敬。而此飲茶的茶藝,於唐代由日本僧人傳入日本,日本人將飲茶之道加上人生哲理,以茶的安和特性,配合供茶禮儀、藝術欣賞,成為茶道。八二八年,朝鮮從中國引入茶籽種,種植中國茶樹,從此有瞭韓國茶。一六五七年,法國醫生著文,把中國茶葉叫"神草",說可以和聖酒仙藥相媲美。一六八四年,印尼從我國輸入茶籽,開始種茶。十九世紀,錫蘭、印度、越南和俄國,也輸入茶籽種植。現在錫蘭和印度的紅茶,舉世聞名。本世紀,馬來西亞、緬甸試種茶樹也很成功。一九八○年,韓國佛光月刊大宇法師撰文推薦佛光山的"佛光茶",十多年來,東禪樓的佛光茶,不但為萬千信徒稱道,甚至現在佛光茶的茶藝泡法都已傳到美國、英國、法國、澳洲去瞭。

  茶有消除疲勞,提神醒腦的功能,自古禪者不但將飲茶視為修行之需,更以此傳達禪機妙用,如過去有一位趙州禪師,你去參訪他,他一見到你,就叫你"吃茶去","洗碗去",或者是"掃地去"。比方你問:"禪師!如何是道?"他說:"你去吃茶。"吃茶就是道。你問如何開悟,他也叫你"吃茶去"。什麼是道?什麼是悟?一律"吃茶去",意思是說要你不要離開生活,在生活裡悟道。人離開瞭生活,那裡有道?那裡有禪?他用吃茶表示:生活裡有禪,平常心裡就有道,在穿衣吃飯的平常

  生活裡才好修行。

  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若能有片刻心無閑事,坐擁書城,手中又有一杯好茶的話,那真是"浮生樂事此為最,品茶論典滿室香"。

  五、勞動

  "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繼承馬祖開創叢林之後,立下叢林清規,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因此,自古禪者就非常重視自力更生的作務,舉凡生活所需,無不躬親勞作,從中實踐"搬柴運水,無非是禪"的修行真義。

  1出坡

  出坡又稱普請,乃禪林中從事作務勞役時,普遍邀約大眾,上下合力進行勞作的規制,比方搬柴運水、打掃環境、摘花摘茶、曬諸藏經及各種勞動身體的工作,都是普請的事項,今俗稱"出普坡"。

  據《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載,此制於唐代即行於各地,當收獲蔓菁蘿卜時,院中上座等盡出揀葉;如庫頭無柴時,院中僧等盡出擔柴。在佛門,出坡時,上至和尚,下至各寮行單,除公務外,一概都到坡場。充分表現出僧團集體創作、自食其力、民主平等的精神。

  出坡在佛教也是一種修行、一門功課,從出坡中可以瞭解工作的神聖、服務的偉大,體會自己是個有用的人。過去許多古德高僧都是從出坡作務中成就的,譬如禪宗六祖惠能,就是從舂米房中舂出他的真如佛性,法遠禪師在汝州葉縣廣教院為飯頭僧,受種種折磨而悟道。

  今之出坡已由全寺大眾擴及信徒義工,甚至內容也隨著時代變遷而多變化,譬如雜志出刊時套雜志,舉辦活動時佈置會場、行堂典座、茶水服務、引導入座等,乃至過年前清洗佛像、打掃寺院環境等,都需要征求眾多信徒參與出坡,以便讓僧眾有更多的時間投入社會的弘化工作。

  信徒參加出坡,不僅是護持道場的表現,也可以從工作中廣結善緣、開發智慧、累積經驗、學習成長,是增長福慧的最好修行。佛世時須達長者不但奉獻隻園精舍,請佛陀駐錫教化,並且每天都要到精舍灑掃塔院,維護精舍的潔凈,他這種以寺為傢的精神,正是佛教徒護持道場的最佳典范。

  1農耕

  即出坡時,集體勞動,以從事農業作務為主。在日常生活中藉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勤勞作務,體會"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奮發精進,從生活中的行、住、坐、臥,感受"靜中養成、動中磨煉"的真諦,而達到自心皆能動靜一如,顯露出清凈無為的真常本性。

  1工禪

  工,指的是技術、工藝、建築等方面。過去農業社會,工人不易雇請,建寺蓋廟時便集合大眾一起勞動,或挑土搬磚,或運石推沙,從作務執勞中體會佛法,感念物力艱難,在動中悟出禪機,進而啟發真如自性。

  1菜圃

  菜圃乃種菜之園。在過去叢林道場中,負責栽種蔬菜、灌溉施肥的職位稱為園主,又稱園頭。《敕修清規》說:園頭需不憚勤苦,以身率先,栽種菜蔬,及時灌溉,供給堂廚,勿使缺乏。

  近來由於菜農使用農藥的泛濫及工業廢水的排放,因此所食用的蔬菜大多有農藥、廢水污染;閑暇時,若能找一塊空地,自己動手翻土,種菜灌溉,既能培養自食其力的精神,活動全身,又可享受到成長的喜悅以及無污染的蔬菜,真可謂一舉數得。

  1苦行

  苦行是刻苦修行,是佛教的修持生活。歷代的祖師大德們,大都是從苦行中出身的,如雪峰禪師在洞山座下任飯頭,靈佑禪師在百丈座下任典座,慶諸禪師在溈山座下任米頭,道匡禪師在招慶座下任桶頭,灌溪禪師在末山座下任園頭,紹遠禪師在石門座下任田頭,曉聰禪師在雲居座下任燈頭,稽山禪師在投子座下任柴頭,義懷禪師在翠峰座下任水頭,佛心禪師在海印座下任凈頭,石霜禪師在米坊裡篩米,雲巖禪師幫人補鞋、作鞋,臨濟禪師鋤地栽松,仰山禪師開荒牧牛,洞山禪師鋤茶園,雲門禪師擔米,玄沙禪師砍柴,趙州禪師掃地,丹霞禪師除草、蒔花,雪峰禪師斫槽、蒸飯

  、耕田,懶融禪師典座,印光大師行堂等。在佛門中講究的不是能幹,而註重是否有道心。

  我沒有學建築,但會建房子;我沒有學文學,但會寫文章;我不懂英日文,但時常與國際人物接觸。因此,就有很多人誇我聰明。此聰明從何而來?若我真有一點聰明的話,都是從苦行中修來的。在大陸叢林時,我做瞭六年的行堂,一年半的司水,二年的香燈(並兼典座一餐)。四十多年前,剛到臺灣時,每天都要在四點多起床,推著手拉車,走十五裡的黃土路,到街上買菜、備辦八十人份的油鹽米柴,(往往都是我叫醒菜販早起做生意)再匆匆的趕回來,早餐後掃地,並每天打六百桶的井水, 供全寺住眾使用;還負責男眾廁所的清潔工作,那時少有刷洗的清潔工具,我都用手去刮洗扒除;寺中有人往生瞭,我幫忙用木箱裝置,抬出去火葬;每逢秋收時期,我都挑著擔子替寺廟去收租。從勞動體力中,養成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性格。我開山建寺、做各種佛教事業,都有很多人護持、幫忙,皆能順利完成,實在是過去為大眾服務的因緣所致。

  1烹飪

  "飲食有妙味,色香味俱佳",使傢庭和樂的方法雖多,但莫過於一個作主婦的能燒出一手好菜,讓忙碌瞭一天的丈夫和孩子覺得熱騰騰、香噴噴的晚餐,是一日工作讀書之後最大的企盼。因為,這不單是一道菜、一餐飯的問題,而是代表瞭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現代社會,人們天天處在緊張、忙碌的壓力下,如果能夠再從用心的烹飪中獲得溫馨實惠的照顧,對人心的調適、鼓舞,遠勝過千言萬語。

  食物的烹調,不在山珍海味,而在於精潔、衛生,讓大眾吃出健康,吃出歡喜。

  在佛門,擔任烹調工作的人稱為"典座",《僧堂清規》雲:"此職主大眾齋食,故時時改變食物,大眾受用安樂為妙。"《永平元禪師清規》也說:"調辨供養物色之術,不論物細,不論物粗,深生真實心、敬重心為詮要。"

  美食是中華文化重要的一環,所以,烹飪不光是將生食煮熟,烹飪是一種藝術,必須註意食物色、香、味、形的調配,火候的控制,燒出可口又令人吃得歡喜的菜肴。以下我試著開一些菜單,提供給烹飪者參考:

  紅燒蘿卜、菠菜百葉、海帶生薑絲、黃瓜油面筋、烤麩竹筍、蒸豆腐。

  湯:豆包、豆腐、白菜、蕃茄。

  點心:炒面。

  紅燒冬瓜、紅燒芥菜、奶油白菜、八寶豆腐、面筋炒青椒、生薑油面筋。

  湯:味噌、海帶、豆腐。

  點心:糯米飯(甜)。

  紅燒馬鈴薯、糖醋冬白、雪裡紅豆腐、豆腐團、紅燒素鹵雞、胡椒炒瓠子。

  湯:什錦湯。

  此外,另提供一些餐點菜式如下:

  小菜:黃豆、花生、醬瓜、豆渣、咸菜、豆腐、嫩薑面筋、泡菜、黃瓜、豆芽、萵苣、菜心、紫菜豆皮酥、西瓜皮、蘿卜絲、空心菜、蘿卜幹、豆腐乳、豆瓣醬、涼拌榨菜、炒茭白筍、涼拌海帶、鳳梨木耳、豆幹菠菜、鹽拌四季豆、芹菜炒豆幹、玉米香菇丁、涼拌小黃瓜、醃小白菜加豆幹、茼蒿涼拌豆幹。

  早點:稀飯、豆漿、湯面、漿粥、煨面、藕粥、攤餅、饅頭、包子、花卷、燒賣、蒸餃、麥片、綠豆粥、紅豆粥、煎油餅、小米粥、八寶粥、燒餅油條、牛奶面包、牛奶稀飯、燒餅草菇、糯米桂圓粥。

  冷盤:腰果、紫菜、烤麩、金針、香菇、豆皮、醋面筋、毛豆夾、營養豆腐、涼拌幹絲、糯米甜藕、蘆筍沙拉、小玉米筍沙拉、三明治沙拉。

  菜類:冬白菜、炒三冬、炒冬菇、蒸茄子、蒸豆腐、空心粉、豆腐團、紅燒蘿卜、烤麩竹筍、紅燒冬瓜、菠菜豆腐、炒什錦菜、奶油白菜、糖醋白菜、紅燒馬鈴薯、大白菜豆腐、白菜百葉卷、菠菜百葉卷、面筋炒青椒、木耳炒生薑。

  湯類:營養湯、豆皮湯、玉米湯、三鮮湯、三冬湯、酸辣湯、粉絲湯、海帶豆腐湯。

  總之,烹飪務求在物質享受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讓大傢在喜悅的飲食中,吃出健康的身體、安詳和諧的傢庭,提高人生意境,達到寓教於食的目的。

  六、修持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佛教為瞭因應不同根器眾生的需要,因而施設種種不同的修行法門,諸如禮佛拜懺、念佛參禪、聽經聞法、止觀雙修等,乃至尋師訪友、參禪論道等,都是找回自性的修持法門。

  1尋師

  學佛容易遇師難。學佛首先要參訪明師,不得明師指導,隻恐自己盲修瞎練,到頭來徒然浪費光陰。因此,參訪明師,尋訪善知識是學佛重要的一課。

  佛陀曾告訴弟子:"菩提近因,莫過善友。"善知識就是善友。又說:"善知識 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行之相。由是因緣,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什麼樣的人才是值得親近的善知識呢?

  修習梵行的僧人。

  會說佛法的大德。

  證果悟道的聖者。

  導我入道的明師。

  志同道合的益友。

  《瑜伽論》亦說,善知識具有十種功德:調伏;寂靜;惑除;德增;

  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

  1論道

  談論人生的真理,稱為論道。

  經由論道,可以瞭解生命的含意,解除對人生的迷惑,進而在佛法之中找到安止處。歷代文人學士如唐代韓愈與大顛禪師、李翱與藥山禪師,宋代歐陽修與明教、祖印禪師,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論道,既闡明瞭佛法的微妙、宇宙人生的真諦,又滿足瞭他們追求真理的饑渴,並且安住瞭他們的身心。

  論道的方式有:小參,即與師長接心,藉著請示問題獲得師長的開示;辯經,對義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討論;辯論會,就一個主題,提出不同看法加以辯論;座談會。其中以座談會的形式較富變化,可綜合以上三者進行。

  1念佛

  念佛是持念佛菩薩名號的一種修行,在忙碌動蕩的現代生活中,念佛是最方便而容易奉行的修行法門。

  念佛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修持,是各種修行法門之中,最為方便的一種修行。

  1禪悅

  入於禪定者,其心愉悅自適,稱為禪悅,是從參禪打坐中獲得的法喜。《華嚴經.凈行品》說:"若咽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維摩經.方便品》也說:"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又入於禪定,身心適悅,能長養肉體,資益慧命,如同食物之能長養肉體,存續精神,因此稱為禪悅食。《心地觀經》卷五說:"唯有法喜禪悅食,乃是聖賢所食者。"

  禪悅是一種信仰的喜悅、安靜的喜悅、發心的喜悅、自我內心的喜悅。你沒有禪悅的體會,就會覺得欲樂寶貴,而佛法不寶貴。所以,要從生活中、打坐中,去體會佛法的妙味,而獲得禪悅,獲得法樂。《維摩經》說:"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

  "法樂,就是禪悅。你沒有禪悅,世間的金錢會壓倒你,感情的洪流會沖沒你;有瞭禪悅,自然就有無欲之樂。

  1法喜

  法喜,又稱法悅。因聽聞佛陀教法起信而心生喜悅。如《六十華嚴》卷二:"佛音能起歡悅心,普令眾生得法喜。"

  喜悅,稱為法喜。法喜可以從發心行善、參加法會、跑香經行、聽經聞法、念佛行道、出坡作務、典座行堂、朝山雲遊、抄經繪畫、插花烹飪、唱歌舞蹈中獲得,甚至日常行住作臥中,隻要有佛法,不論苦樂,凡事都能夠"心甘情願",喜悅之心自然不斷湧現,必然"法喜充滿"。

  1止觀

  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即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於無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觀是觀想、貫穿的意思。即息散亂的妄想之後,進一步觀想諸法,以發真智,徹悟諸法實相的本體。止即要止息一切諸法妄念,為靜態、消極性地不造作,也就是禪定門。觀即要觀想緣境、觀想光明,為動態、積極性地再用功,為智慧門。此二者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為求道者修禪發慧之要門。

  大傢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能修持止觀法門,對生活、事業,一定會有莫大的助益。在忙碌不停的生活裡,每一天我們應該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安靜下來,對工作做一全盤的計劃。一個月,乃至一年之間,能夠撥出幾天的工夫來實踐止觀法門,使我們的人生更上軌道。

  一般人都以為佛教講四大皆空,講苦空無常,因此學佛以後一定要吃苦,甚至要遠離人群,這才是真正的學佛。其實,佛陀示現、成道、教化都在人間,並且以人為主要的教化對象,尤其佛陀所說的法,無非是要讓我們離苦得樂,建立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佛教實際上是一個歡喜快樂的宗教,是一個最具人間性、生活性的宗教。

  上述的佛教育樂生活,尤其印證瞭佛法的生活性,所謂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搬柴運水,無一不是佛法,因此,我們修學佛法,固然要向經藏去探尋,向善知識去參訪,但也不能忘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睡覺,處處都有佛法,隻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用一點心去體會、去實踐,必能享有"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的幸福人生。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