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七)
又問。何者是。 佛言。若為三種祭祀.十六祀具。供養眾僧使不斷絕。及為招提僧起僧房堂閣。不如起歡喜心。口自發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六)
佛告究羅檀頭。彼王於十六處有疑。而彼大臣以十六事開解王意。 佛言。時。大臣於彼新舍。以十事行示教利喜於王。雲何為十。大臣言。王祭祀時...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五)
又沙門瞿曇明解梵法。能為人說。亦與梵天往返語言。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明解三種祭祀.十六祀具。我等宿舊所不能知。成此法...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四)
(二三)佛說長阿含第三分究羅檀頭經第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俱薩羅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間。至俱薩羅佉?婆提婆羅門村北...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三)
佛言。善哉。善哉。雲何。若於三法中舍一成二。彼亦所言至誠。無有虛妄。名婆羅門耶。 答曰。有。所以者何。何用生.誦及端正為。 爾時。五...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二)
又沙門瞿曇具賢聖戒。智慧成就。成就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此。又沙門瞿曇。善於言語柔軟和雅。成就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此。又沙門...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一)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二二)第三分種德經第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鴦伽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間。止宿瞻婆...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三)
或有沙門.婆羅門愚冥闇鈍。他有問者。彼隨他言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異問異答...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二)
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一)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二一)第三分梵動經第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遊摩竭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間。詣竹林。...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五)
答曰。不也。 彼諸大仙頗起城墎。圍繞舍宅。居止其中。如汝師徒今所止不。答曰。不也。 彼諸大仙頗處高床重褥。綩綖細軟。如汝師徒今所止...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四)
彼於覺.觀。便生為信。專念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彼已一心喜樂潤漬於身。周遍盈溢。無不充滿。猶如山頂涼泉水自中出。不從外來...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三)
梵天躬自說偈言。 剎利生中勝 種姓亦純真 明行悉具足 天人中最勝 佛告摩納。梵天說此偈。實為善說。非不善也。我所然可。所以者何。我...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二)
爾時。世尊告阿摩晝。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有王名聲摩。王有四子。一名面光。二名象食。三名路指。四名莊嚴。其王四子少有所犯。王擯出國到雪山南...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三(一)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二○)第三分阿摩晝經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遊俱薩羅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伊車能伽羅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