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卷 優婆塞戒經
第七卷 優婆塞戒經業品第二十四之餘善男子。眾生作罪凡有二種。一者惡戒。二者無戒。惡戒之人。雖殺一羊及不殺時。常得殺罪。何以故。先發誓故。無戒...
-
第六卷 優婆塞戒經
第六卷 優婆塞戒經五戒品第二十二善生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歸依。何等之人不得三歸。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諦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則得三歸。若人至...
-
第五卷 優婆塞戒經
第五卷 優婆塞戒經雜品之餘善男子。若復有人於身命財慳吝不施。是名為慳。護惜慳人不施之心。不生憐愍留待福田求覓福田。既得求過。觀財難得為之受苦...
-
第四卷 優婆塞戒經
第四卷 優婆塞戒經六波羅蜜品第十八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說供養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羅蜜。是人則能增長財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佛言。善男子。若能不...
-
第三卷 優婆塞戒經
第三卷 優婆塞戒經攝取品第十三善生言。世尊。菩薩具足二莊嚴已。雲何得畜徒眾弟子。善男子。應以四攝而攝取之。令離諸惡增諸善法。至心教詔猶如一子...
-
第二卷 優婆塞戒經
第二卷 優婆塞戒經發願品第七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業誰能作耶。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世尊雲何名智者。善男子。若能善發無上大願。是名智者。...
-
第一卷 優婆塞戒經
第一卷 優婆塞戒經集會品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優婆塞。五百乞兒。爾時會中有...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八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八卷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觀心品第十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七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七卷 罽賓國三藏沙門般若奉 詔譯 波羅蜜多品第八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殷勤稱贊住阿蘭...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六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六卷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離世間品第六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樂遠離行。承佛威力從坐而起。於大...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五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五卷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無垢性品第四 爾時智光及諸長者既出傢已。齊整法服五輪著地。禮如來足合掌恭...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四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四卷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厭舍品第三 爾時智光長者。承佛威神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恭敬合掌。而白佛言。...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三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三卷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報恩品第二之下 爾時王舍大城東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國名增長福。於彼國中。有...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二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二卷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報恩品第二之上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汝...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一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第一卷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三萬二千人。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