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大德學習佛法的心得體會,佛教短篇文集匯總

  • 五位唯識

      既然五位百法都無人法二種我性,為何現見世間有諸有情,人畜等之形狀宛然當眼?而五蘊法體,事相顯然,色可見,聲可聞,乃至識能分別瞭知,體性作用,一一顯...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16
  • 人間佛教寄語

    一、珍惜此身   人身是最可寶貴的。如《顯揚聖教論》卷十六說:“極戚非惡趣,極欣非上二,處欲界人天,佛出世、現觀。”這就是說,最初生起見道...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16
  • 重溫虛大師“去私戒懶為公服勞”的訓示

      重溫虛大師“去私戒懶為公服勞”的訓示  ——紀念太虛大師逝世四十周年  正果  大師於一九四二年六月三十日,對漢藏教理院全體師生訓示  “...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11
  • 防護諸根

      防護諸根  正果  護持凈戒中,接觸事事物物,其具體的作法就須防護諸根,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是色根,第六是心根。五根以心為主,故防護諸根中,...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12
  • 真正的皈依處

    真正的皈依處

      真正的皈依處,唯有三種,即佛、法、僧。《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說:‘問:皈依有幾種?……答:皈依有三種,謂佛法僧。四緣故,有爾所皈...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6
  • 解析《心經》之“般若”

      解析《心經》之“般若”   正果   《心經》,具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煉,而內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典藉。它和...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6
  • 在唯識學上新舊兩譯關於第七第八兩識論點的分歧

      在唯識學上新舊兩譯關於第七第八兩識論點的分歧  正果  期 刊 號:6403  印度大乘佛教的理論,有兩大體系:一為龍樹、提婆以《大般若經》等為依...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7
  • 讀辯中邊論

    讀辯中邊論

      一本論的傳譯和解題   辯中邊論是慈尊彌勒菩薩說的。據唯識學的歷史傢的說法,佛陀滅後的九百年間,印度一般講佛學的學者們,不是偏執有,就是偏執空...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8
  • 心不相應行法

      (一)名義   第四位心不相應行法。心即八識心王,行是遷流義、造作義,通指一切有為法,在五蘊中即是行蘊。行蘊有二:(一)相應行,即遍行等五十一個心所...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11
  • 無為法

      無為法  正果法師  (一)無為名義  第五位無為法,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滅的法,均由眾緣造作而有生、有滅,故名有為。真如等六種,寂寞沖虛,湛...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6
  • 色蘊

      色蘊  正果法師  (一)五蘊名義  前面所說的五位百法,在大小乘共通的法相名詞的蘊、處、界三科裡可以攝盡。因此在說瞭百法之後,說蘊等三科。這...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3
  • 受蘊

      受是領納義,這是一個領取納受所緣境界的心所,能生起欣求的愛欲。在我們所緣的境界方面有與我們身心上相違、相順和中庸的三種,所以能緣的心上也就生...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7
  • 想蘊

      想蘊  正果法師  想是取像為性,能生起種種的言說為用。我們內心緣慮境界的時候,最初一剎那,並沒有形相的感覺,由這想心所生起,才勾畫出種種的相...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8
  • 行蘊

      行蘊  正果法師  在五十一個心所中,除去受想兩個心所之外,其餘相應的心所法和不相應行法,總集起來,都是行蘊所攝。行有遷流、造作兩義:遷流義通...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7
  • 識蘊

      識蘊  正果法師  識是瞭別義,即於所緣境分別瞭達為性:有心、意、識三種名義的差別。這心意識三義,對於八個識來說,有通有別,通則三義皆通八識,如...

    正果法師 短篇文集 2022-12-01 6